曹禺教学生演戏

2025-03-21 重庆历史名人馆微官网 阅读 351


/樊家勤

1742526873431506.png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青年学生梅朵从上海辗转来到重庆。他想读书,但当时所有学校都已过了暑期招生阶段。正在失望时,他获得了一个机会,国立剧专可以让他去补考,而担任主考的正是教务主任曹禺。

曹禺在口试梅朵时,问他读过一些什么书,看过一些什么戏,对这些书、这些戏是怎样理解的。梅朵都一一作了回答。曹禺知道梅朵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后,就决定选他进剧专学习。曹禺很爱护学生,从生活到学习都尽力地关怀。由于日寇的侵略,学生生活很艰苦,撒了几颗盐的炒黄豆,就是下饭菜。曹禺就常常让学生去他家里吃一顿饱饭。曹禺在创作《北京人》时,有一天突然生病了,无力执笔,就把梅朵叫到家中自己口述,梅朵记录。梅朵非常珍惜这次机会,把剧中人物对话,字斟句酌地一段一段地下来,得到了一次具体理解、学习创作的经验。

女学生吕恩在剧专第一学期结束前,要在讽刺剧中扮演一个不管国家存亡、只知享乐的官太太。对于不满20岁的吕恩来说,演这个角色心跳脸红。曹禺注意到后,便鼓励她大胆些,积极参与,演个太太就要像个太太,导演会正确处理角色的。得到曹禺的鼓励,吕恩信心倍增,有时在爬坡上坎时,都要注意观察“官太太”的言行。一次,她坐在靠墙边的沙发上,取出粉盒来化妆。曹禺看到后问:“粉从脸上哪个部分开始?听吕恩的回答不准确,便笑着说:“看来你没有观察过在公众场合女士补妆的程序。鼻子是脸部的最高点,鼻尖最容易泛油,要从鼻子尖部开始。”吕恩很受启发,大胆学习,进步很快。

 来源:重庆晚报2016-02-18

编辑时重拟标题,内容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