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云瑚——一个热心的乐天派

2025-03-07 重庆历史名人馆微官网 阅读 513

/吴茵

1741311040747744.png  

1937年下半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炮火逼近上海市区,上海即将沦陷。在中共地下党领导下,文艺工作者组成抗敌救亡戏剧协会,上海的文艺工作者组成10多个救亡演剧队,分赴内地宣传抗战。最后一批愿意撤离上海投身抗战的电影从业人员,还有30多人。这么多人已不是轻骑队了,只能组成剧团。经费怎么办?在这国难当头的年月,谁也没有心情办剧团,反动政府又规定“抗敌演剧队要自备川资,出发后不得沿途募捐不得要求地方供应”。这明明是不许抗战。眼看这最后一批爱国者难以成行了。幸而长期经营影片发行的夏云瑚知道了这一情况,挺身而出,说:“不要紧!大家不要着急,一切经费我负责了!剧团人多,沿途不要耽搁,一直奔四川去做开垦工作吧!四川还未演过话剧,趁此机会去宣传一下抗战,让四川地区闻不到火药味的人们清醒清醒头脑也好。”就这样决定了。我们放弃了“救亡演剧队”的名义,随夏云瑚出发了。

一群36人勉强爬上了连脚也插不进的火车,伴随着拥挤的上海逃难群众到了南京。我们住在南京下关一座饭店里等船。不料敌机像长了眼睛一样,紧追到南京一天连续轰炸五六次,投弹200多枚,胆大一些的人,站在门口观战亲眼看到一个钻进防空坑里的警察被炸得半个脸飞上了天,掉下来贴挂在树枝上,惨不忍睹。听说就在我们的饭店后墙角有个炸弹然失灵了没有炸开,否则我们这一群早就完蛋了。夏云瑚担心第二天敌机再来捣乱,连夜找到一只大木船,想把我们先运到芜湖去住下来,等船去汉口再转四川重庆。于是我们这一群人连同行李把个木船装得满满的,每个人只能前胸贴后背地站着,重量把船压得水都齐船沿了。我们担着心,既怕船太重出危险,又怕敌人飞机再来,船老大也着急,赶快开船,可是怎么撑也撑不开,船身就是不动,还差一点把船撑翻了!大家惊叫起来,船老大抬头一看,原来船桅上的粗绳不知什么时候套住了别的船桅杆。他爬上去把绳子松开才将船撑走。到了芜湖,大家总算安定下来。痛定思痛,难免后怕。我们说:“好险啊!差一点炸死,又差一点淹死!”

夏云瑚却乐呵呵地拍着胸脯说:“哈哈!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是福将,你们跟着我,没错,会遇难成祥的。”这些虽然是玩笑话,却使我们开始认识了他是个热心的乐天派。没过几天,他就和我们混熟了,大家都亲热地叫他“老夏”。

 

来源:《战斗的友谊长青——忆电影事业家夏云瑚同志》(节选)

《电影艺术》,1982年07期

编辑时标题内容略有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