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克明:“再多的钱也是公家的,必须要用在刀刃上”

2025-01-13 重庆历史名人馆微官网 阅读 850

/龚晗


1736732765645836.png 

杨克明用于印刷《战鼓》的油印机

1932年夏,中共四川省委决定将梁山中心县委改为梁中心县委,调杨克明任书记,领导宣汉、万源、开江、梁山今重庆梁平等县的工作。在此期间,杨克明着重抓党组织的恢复发展,健全各县委领导机构,充实领导班子,发展党员,加强党的组织纪律建设,增强党的战斗力。经过努力,达县今四川达州达川区很快建立了由杨克明兼书记的中共特别支部,宣汉等地的党组织也相继恢复建立。这些组织成农村革命活动的坚强堡垒,为日后迅猛发展起来的川东游击武装打下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

同时,杨克明非常重视党的思想建设,自编自刻自印秘密刊物——《战鼓》,作为中心县委的机关刊物,宣传共产主义,及时传达党的方针政策,指导川东游击军的斗争。为培养革命骨干,适应游击区迅速发展对党的领导和干部的需要,中心县委还在赵家山、关帝庙以办学生补习班为名,举办党员训练班,为农村工作培训了一批骨干。

在日复一日的夜行中,杨克明穿的布鞋已是破烂不堪,缝了又缝、补了又补,他的脚掌也常常被打起水泡、磨出血来。他明明掌管着县委1000多块银元的组织经费,却怎么也舍不得买上一双新布鞋。用他的话说——“再多的钱也是公家的,必须要用在刀刃上”。有一次,王定国四川营山人1930年冬,杨克明受党组织指派,到营山秘密开展革命斗争,租住在王定国家终于忍不住抛出了心中不解:“杨书记,你为啥总是晚上穿得这样破烂”杨克明语重心长地回答:“我的长衫、皮鞋是组织上配给我工作用的,做做样子让反动派和生意场上的人看晚上是和同志们在一起工作,就穿自己的,破点烂点没关系,况且有破布鞋穿总比没鞋穿好嘛

来源:长寿区纪委监委

编辑时标题和内容略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