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澜教育展启幕:以文化人,点亮学子爱国心
【编者按】张澜(1872—1955),四川南充人。政治活动家、教育家、民主革命家,民盟创建者和领导者。2005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评为重庆历史名人,是重庆历史名人馆内陈列的501位历史名人之一。
由张澜纪念馆精心策划的原创主题展览《倾心教育 桃李天下——教育工作者张澜》于今年4月4日在内江市范长江纪念馆开展,展出时间至6月30日。展览通过珍贵历史照片及文献资料,生动展示张澜作为近代著名教育家“为国育才、教育兴邦”的赤子情怀与卓越贡献。开展以来,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学校单位团体预约前去观展,掀起了传承教育精神、弘扬爱国情怀的热潮。
本次展览以张澜的教育实践为主线,分为“创办新学 普及教育”“出掌‘成大’ 民主办学”“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慈善教育 学以致用”“助学善举 育成栋梁”五大篇章,系统梳理了其从创办新式学堂到推动民主教育的思想脉络。观众可从展览中直观感受张澜致力于向学生传递丰富多样的学科知识、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爱国救国的政治理念、艰苦朴素的生活态度、正气凛然的人文风骨,和兼容并蓄、勇于革新的包容之心,深刻领悟他“有教无类、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
春日的沱江之畔,跨越时空的爱国主义精神正通过这场展览焕发新的生机。观众留言簿上,一位中学生写道:“今天我才知道,原来历史上被毛主席称为‘一面旗子’的张澜爷爷,还为我们国家的教育倾注了这么多心血。我们要像他期待的那样,做有骨气、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张澜与范长江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在抗战期间分别以教育救国和新闻救国的方式投身民族救亡运动,他们的精神遗产通过馆际合作得到传承。张澜以教育家身份推动“教育救国”,通过培养人才唤醒民众,其“表里如一、方正做人”的品格成为爱国教育典范;范长江作为战地记者,以笔为枪揭露社会现实,开创了“新闻救国”的实践路径,彰显了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
两馆合作构建了“育人”与“醒世”的双重维度,既能让观众感受教育救国与新闻救国的时代共鸣,也为青少年提供了立体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平台。
(本文转载自张澜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