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化名人(四):李世棻

2019-04-26 重庆历史名人馆微官网 阅读 1416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中国古代文学至此呈现多元化发展,兼容历代文学特色的局面,在康乾盛世期间达到了繁荣的巅峰。重庆在清朝分为重庆府和夔州府,清初的“湖广填四川”运动使重庆这片饱经战乱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人口的流动带来了文化的交流和交融,从康乾盛世到清末民初,先后有一大批文化名人,如王尔鉴、周煌、龚晴皋、李世棻等,在文学、书画、经史等方面,对重庆的文化、社会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本期介绍清代著名诗人李世棻。
重庆历史名人馆内的李世棻雕像
 
       李世棻(1821—1883),宇芋仙,号童鸥居士、悔余道人,清忠州(今重庆市忠县)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会试以第一名及第,但廷试缺席。曾任彭泽(今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县令,将俸禄购屋办学,倡导读书。后寓居上海作诗,其诗以“二爱仙人”为名发表于《申报》,时称“小杜甫”。著有《同讴馆随笔》八卷、《天瘦阁诗半》六卷及《天补接行记》等,载诗1066首。
 
       年少成名 锦江学艺
       李世棻出生于忠州的鸣玉溪。忠州自古以来忠臣良将辈出,如巴蔓子、严颜、秦良玉等名将,也有杜甫、白居易、陆贽等文人墨客流寓其间。李世棻的家紧邻巾帼英雄秦良玉的故居,跟白公祠(白居易)、陆宣公(陆贽)墓也相去不远。所谓地灵人杰,生在这样一个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文化精神浓烈的地方,李世棻自小就天赋过人,是远近闻名的神童。他沉醉于乡间的一草一木,所作诗歌多描述故乡山水田园,意境纯澈。在故乡度过的这段少年时光,是李世棻心中无比美好的回忆,故乡鸣玉溪一直是李世棻魂牵梦绕的地方,自他 30 岁进京之后,再未回归故土,因而在他一生颇丰的诗作中,有不少写到鸣玉溪,回忆少年时在家乡经历的趣事,这成了他割舍不断的故土情结。如《鸣玉溪晚泛》:
       溪头雨歇水平坳,
       两岸人家竹树交。
       要趁晚凉还泛月,
       一钩新挂绿杨梢。
       李世棻20岁时去往成都锦江书院读书,师从李西沤。李西沤是嘉庆年间进士,著名学者、教育家、诗人,曾作《老学究语》,用当时通俗的语言向少年儿童深入浅出地讲述许多人生哲理。在《斋居杂诗》中,李世棻回忆了先师是如何指导他进行诗歌创作的:
       忆余弱冠时,师事西沤叟。
       叟曰汝学诗,诗教在温厚。
       立言造精微,无或一字苟。
       严师出高徒,在李西沤悉心教导下,李世棻学业日益精进,这为他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得遇知音 名动京城
       道光三十年(1850年),李世棻进京赶考,得到了当时阅卷大臣曾国藩的赏识。据《畸人传》记载:“道光之季,以拔贡生试京师,曾国藩充阅卷大臣,得世棻卷, 雅爱其文,定置高等。”李世棻缺考廷试,曾国藩深感惋惜,不仅资助他学费让他去国子监游学,还赋诗《酬李芋仙二首》赠与李世棻。曾国藩在诗中称“……太白醉魂今尚存……时吟大句动乾坤”,将李世棻与诗仙李白相比,极尽赞誉。
       李世棻在京城声名鹊起,引来王公贵族车马日盈门巷。李世棻不仅名动京城,在海外也享有盛誉,日本、朝鲜的使者但凡来到京城,都要专门到李世棻的寓所拜见他,慰问起居,乞其词翰墨宝。
       李世棻虽然名声很大,但仕途一直不顺,仅先后在东乡(今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彭泽等地任知县。
       其实李世棻是有为官才能的,在任上廉洁奉公,兴办教育,受到百姓的爱戴。然因他本是桀骜不驯之人,为人太过正直,故经常受到官场同僚的排挤,不久就遭人陷害,丢了官职。
       罢官之后,李世棻流居南昌。回首前尘往事,心境十分悲凉。其《南昌旅舍病中杂感》诗云:
       十载高吟动帝城,一官遂削旧诗名。
       悲欢已悟前尘幻,宠辱俄从末路惊。
       事到难言惟有泪,身将安往欲无生。
       眼中不少怜才者,半是当年阮步兵。
       这期间,他多次寄诗给曾国藩诉说心中的感伤,但此时的曾国藩也快走到生命尽头,无法再顾及他。曾国藩去世后,李世棻万分悲痛。曾国藩于他有知遇之恩,情谊深重,李世棻一口气写下24首五言律诗追哭曾国藩,以寄哀思,其一为:
       送至扬州返,师生一世终。
       后先书屡寄,中外事无穷。
       自泣颓梁木,长期哭殡宫。
       浮湘犹未得,泪雨洒江风。
 
       流落上海 再登高峰
       光绪六年(1880年),李世棻已经60岁,流落到了上海。上海当时已经成为租界,名流荟萃,李世棻在此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又进入到一个诗歌创作的高潮期。在上海5年时间,他以“二爱仙人”的笔名在《申报》上发表了200 多首诗歌,还与文友们一起创办了《瀛寰琐记》,作为《申报》的文艺副刊,以诗词、小说为主,广受读者喜爱。据专家考证,《瀛寰琐记》是中国近代第一本文学期刊,对后世文学刊物的发展具有开创性的贡献。
当时《申报》的主编钱昕伯称赞李世棻:“论者以为汪洋恣肆不减杜甫,以‘小杜’目之。”民国初,北京师大教授杨鸿烈、南社领袖柳亚子等都先后为李世棻作传。日本学者八幡关太郎1944 年在《清末的薄命诗人》中说李世棻,“颇具特色的诗文……有争雄天下的才能和实力”。
       光绪十一年(1885年),李世棻在上海病逝。
       李世棻一生大起大落,坎坷曲折。他个性率真,多情敏感,常见物落泪、对月伤怀,还曾因此被曾国藩戏称为“文哀公”。李世棻作诗真情流露、恣意洒脱,在清代文坛独树一帜。尽管因为晚年生活拮据、颠沛流离导致大量诗稿遗失,他依然有《天瘦阁诗半》《天补楼行记》等诗作流传后世。将自己的诗集命名为“诗半”,是因为李世棻自认长于律诗,而不能为古体,所以这样署名,也是他的谦虚之言。
       李世棻才气纵横,虽历经波折,亦从未辍笔,始终坚持创作。其所作诗稿,不论古体还是律诗,皆为精品,足见其学养之深,才气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