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足珍贵的三本日记

2022-09-23 重庆历史名人馆微官网 阅读 1194

/杨雪兰

 

1663897084429545.png

杨闇公日记手稿(复制件)


题图呈现的手稿(复制件),系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者、中共四川地区早期组织的创建者和领导人杨闇公生前所写日记。

日记起讫时间为1924年1月1日至1926年1月25日,时间跨度三年。这三年,杨闇公在成都与吴玉章成立中国青年共产党(中国YC团),创办机关刊物《赤心评论》。在重庆将社会主义青年团与中国青年共产党两个革命组织合并,统一全川革命力量,建立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杨闇公在日记中详细记述了这一时期他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阐明他对某些重大问题的看法,内容翔实生动,反映了一个改变时代的历史重要节点,是研究当年川渝地区革命斗争史的珍贵文献资料。

这三本日记用钢笔书写,字迹刚毅潇洒,大约有430则。那一页页、一行行饱含深情的墨迹,记录着一位马克思主义者的变化与成长,讲述着一位共产主义战士在追寻民族独立道路上的辛勤与付出。

杨闇公从少年时代起,就满怀爱国热情,投身民主革命,牺牲时年仅29岁。杨闇公视“奋斗得来的结果,才是真快乐”,也一贯主张“个人的利害,不要拳拳于心,凡事从公众设想”,必要时应该“牺牲个人为群众”,还立志“愿将热血和赤心供给无告的人们”。杨闇公为革命事业“不愿有一刻的休假”,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因为他已经认定“中国的前途,并不是那样的无办法”,并始终坚信“这种责任,完全在我们自己身上,奋力前进,必有达目的的一天”……日记的字里行间,无不反映出杨闇公追求真理、勇敢无畏的革命斗志,表达出心系人民、服务人民的宗旨意识和“人生如马掌铁,磨灭方休”的“闇公精神”。

这些日记得以保存至今,也是几经曲折。

“三三一”惨案发生后,1927年4月3日晚,杨闇公在妻子赵宗楷和另一位同志陪同下登上前往武汉的“亚东”轮。因叛徒告密,次日凌晨,杨闇公夫妇二人不幸被捕。后经党组织和杨闇公的父亲多方设法,赵宗楷获救,杨闇公则被关押在重庆军阀蓝文彬的司令部里。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杨闇公大义凛然、宁死不屈,于4月6日夜壮烈牺牲。

杨闇公牺牲后,赵宗楷在重庆受到监视,无法立足,便带着丈夫的三本日记和其他遗物回到双江老家(今属重庆市潼南区),从事教育工作,继续秘密开展革命活动。她将杨闇公的三本日记藏于自家阁楼墙洞里。这期间,反动派多次到杨闇公家中搜查,赵宗楷机智应变,没有让反动派发现杨闇公留下的日记。一直到重庆解放后,杨闇公所写的这三本日记才重见天日。

据杨闇公的儿媳石冠春老人回忆,这三本日记曾在20世纪60年代以《杨闇公日记》为名,由当时的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并注明为“试排本”。“文革”时,造反派要搜集杨尚昆的“问题”,想在杨闇公的日记中发现些什么。情急之下,石冠春拿出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杨闇公日记》。造反派接过《杨闇公日记》,翻了又翻,看了又看,最后被镇住了。因为日记里句句是铿锵的革命誓言,字字满怀豪情壮志,找不到他们需要的一点“线索”。于是,他们拿着那本《杨闇公日记》回去“交差”。

十多年后,有关部门找到石冠春的家人,送还了当初被造反派拿走的那本《杨闇公日记》。

1978年,邓小平到四川视察,给四川人民出版社为纪念杨闇公烈士诞辰80周年而出版的《杨闇公日记》题写书名。1979年11月,《杨闇公日记》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杨闇公生前所写的三本日记,几经曲折,终于与世人见面了。

为深入研究杨闇公的革命精神,保护革命遗物,1985年,杨闇公的子女杨绍中、杨赤花将这三本日记手稿送交给重庆市博物馆收藏三本日记手稿复制件陈列在重庆市潼南区杨闇公同志旧居。


(本文图片提供/杨雪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