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擎民族精神火炬 吹响时代前进号角——重庆历史名人(文艺界)廖静秋

2022-08-31 重庆历史名人馆微官网 阅读 923

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矢志不渝投身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用丰富的文艺形式,激励受剥削受压迫的劳苦大众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激励站起来的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激励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亿万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激励新时代的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为增强人民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

重庆历史名人馆陈列的历史名人中,有许多文艺界的杰出代表,如郭沫若、徐悲鸿、李伯钊、金山、钟惦棐、施光南……他们把自己的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始终坚守人民立场,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用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为我们留下许多难忘的经典,使民族精神火炬熊熊燃烧,时代前进号角经久不息。

本期,介绍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廖静秋。

1661942404336347.png 

廖静秋(1925—1958),艺名桂蕊,重庆市潼南区人。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正旦花旦皆长,尤工花旦。在2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她演出了100多个剧目,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代表剧目有《归舟投江》《梁红玉》等。1958年,她主演的中国第一部彩色川剧艺术电影《杜十娘》在全国上映,影响很大。

 

“廖清水”名动巴蜀

廖静秋幼时很小就拎着篮子捡石炭卖钱,以贴补家用,为父母分忧。

1934年,经乡人保荐,廖静秋进了当地殷献庭的戏班子,拜谭香云为师,开始学唱川剧。但不久,殷献庭的戏班子就散伙了,廖静秋便跟着师父去成都搭班子。在成都登台演出时,廖静秋取艺名为“桂蕊”。

当时,登台唱戏被人称为“戏子”,很受歧视。从拜师学艺到声名鹊起,廖静秋经历了数不尽的磨难。她的这一段经历,巴金在后来所写《廖静秋同志》一文中说,“她在旧社会中受过太多的不公道的残酷的待遇,受过太多的不能用言语形容的侮辱和摧残”。

廖静秋在艰苦的生活中,凭借顽强的毅力,勤学苦练,成就了一身过人的本领。先后主演了《贵妃醉酒》《归舟投江》《梁红玉》《王昭君》等剧目,其中《归舟投江》是她的拿手戏,她在这出戏里塑造了一个善良而又富有斗争精神的女性形象——名妓杜十娘。杜十娘为了追求美好生活,随李甲从良,却遇人不淑,在归家途中被李甲卖与他人。于是,她在怒沉多年积蓄“百宝箱”后,跳江自尽。廖静秋在表演中细致地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情感,深深地感动了观众,引起观众强烈共鸣。

廖静秋唱腔圆润,善于以情动人,融声、情、色、态为一体,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她表演细致入微,声腔富于变化,还常创造一些“小腔”,细腻地刻画人物的思想活动,在成都及川西地区享有盛名。更加别具一格的是廖静秋演唱的高腔曲牌《新水令韵味隽永,腔法细腻多变流转自如,她因此获得之誉

 

“一个多么美丽的榜样”

新中国成立后,廖静秋翻身做主人,再不是昔日被歧视的“戏子”,而是受人尊敬的表演艺术家。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她努力钻研戏剧艺术,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参加了《三打》《小黑结婚》等现代剧的演出,成功塑造了许多动人的艺术形象,赢得广大观众的喜爱。她演唱的“新戏”独具特色,被誉为“桂蕊轻歌妙舞”。

1952年,廖静秋京参加全国戏剧观摩演出,主演的《梁红玉》《归舟投江》受到艺术界好评。中国唱片社所编的《新编大戏考》称她:“嗓音清亮、圆,又善于吸收家唱腔之所长,并结合自身的条件,加以锤炼,逐渐形成朴素自然中见纤巧委婉轻柔中见刚强的演唱风格。

1956年,31岁的廖静秋“正是艺术成熟的时期”,却被查出身患癌症。为保留她的川剧表演艺术,巴金、李劼人、沙汀联名向文化部领导写信,建议将廖静秋主演的川剧《归舟投江》拍成电影。文化部采纳了这一建议,把拍片任务交给了当时的“北影”,电影名字定为《杜十娘》。

为了完成《杜十娘》的拍摄,廖静秋强忍病痛折磨,依靠服药和打针,坚持一丝不苟地演好杜十娘。在拍摄“杜十娘投江”一幕时,为保证拍摄效果,廖静秋始终坚持自己从两三米高的假船上一遍一遍地往下跳。她不屈的精神、坚强的毅力,感动了当时参加拍摄的所有工作人员。在此期间,沙汀不断来信关心廖静秋的病情,询问拍摄进度,表示对她的赞佩。

1957年年底,廖静秋终于完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彩色川剧艺术电影《杜十娘》的拍摄,在川剧艺术史上留下了一份珍贵的遗产。“现代科学不仅保留了她的艺术,而且保留了她那颗热爱艺术、热爱人民的心”。

在与癌症抗争两年后,1958年年初,廖静秋不幸逝世。10月,廖静秋主演的《杜十娘》在全国上映。她塑造的心地坦荡纯洁、忠于爱情的古代妇女杜十娘,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好评,她在影片中的表现也被文艺界视为“奇迹”。

《杜十娘》的上映,把传统的川剧艺术推介给了全国观众,实现了廖静秋“不愿意白活”,“不愿意把她有的那一点发光的东西带到坟墓里,即使花那么大的痛苦的代价,她也要尽可能多留一点东西在人间”的愿望。

为了纪念她,巴金写下散文《廖静秋同志》,称赞“廖静秋同志的确没有白活。作为新中国的艺术家,她给我们留下一个多么美丽的榜样”。


(文/别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