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擎民族精神火炬 吹响时代前进号角——重庆历史名人(文艺界)老舍
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矢志不渝投身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用丰富的文艺形式,激励受剥削受压迫的劳苦大众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激励站起来的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激励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亿万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激励新时代的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为增强人民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
重庆历史名人馆陈列的历史名人中,有许多文艺界的杰出代表,如郭沫若、徐悲鸿、李伯钊、金山、钟惦棐、施光南……他们把自己的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始终坚守人民立场,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用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为我们留下许多难忘的经典,使民族精神火炬熊熊燃烧,时代前进号角经久不息。
本期,介绍著名作家老舍。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市人。著名作家。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未完成)、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话剧《残雾》《龙须沟》《茶馆》等。1951年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独特艺术风格成就“京味”语言大师
老舍幼年丧父,全家靠其母帮人洗衣做活维持生计。1918年,老舍从北京师范学校毕业,任京师公立第十七高等小学兼国民学校(今北京市东城区方家胡同小学)校长。1924年,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授汉语和中国文学,任期5年。
在伦敦大学任教期间,老舍陆续创作了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寄回上海,在郑振铎主编的《小说月报》上发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三部小说几乎都来自于老舍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悟,矛头直指社会上的邪恶势力和国民的劣根性。《老张的哲学》是老舍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独特艺术风格形成的起点:幽默的文笔带着难以掩饰的或浓或淡、或隐或现的悲剧色彩。对此,老舍曾在自拟小传中写道,“二十七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
1930年,老舍回国。从这一年起,到1937年10月,他担任齐鲁大学、山东大学教授,边教学边写作。先后创作了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等,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1936年,他辞去教职专心写作。他一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骆驼祥子》即创作于此时。小说讲述20世纪20年代以人力车夫祥子为代表的下层贫苦市民的心酸故事,深刻揭露旧社会的黑暗,控诉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和压迫,表达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这部小说大量运用北京口语、方言,描写老北京风土人情,是中国现代白话文小说的经典作品之一,奠定了老舍“京味”语言大师的地位。
在重庆树立起“创作生涯的一个里程碑”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1937年11月,济南即将沦陷,老舍告别妻儿,到武汉投身抗日救国的洪流。他参与筹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以下简称“文协”),出任“文协”常务理事兼总务组组长,负责日常工作,主编会刊《抗战文艺》。
1938年8月,老舍随“文协”来到重庆,继续负责“文协”工作,致力于发展抗战文艺运动,创作了大量抗战文艺作品,特别是他创作的话剧和小说,树立起他“创作生涯的一个里程碑”。
在重庆,老舍经常处于“贫病交加”的困境,但他仍四处奔走,忙里忙外,积极发展抗战文艺运动。他主编的会刊《抗战文艺》,因经费不足和印刷不便,只得由周刊改为半月刊,后又改为月刊。尽管如此困窘,但《抗战文艺》始终没有停刊。它不单刊登进步的文艺作品,发表有关战时文艺的意见和讨论,还报告许多文艺活动信息。《抗战文艺》为后来研究抗战文学提供了重要史料。老舍还开办以“文章入伍,文章下乡”为宗旨的通俗文艺讲习班,培养抗日宣传文艺骨干,亲自讲授“通俗文艺的技巧”;为了在目不识丁的老百姓中更好地宣传抗战,他创作《新拴娃娃》(内容是救济难童)、《文盲自叹》(内容是扫除文盲)、《陪都巡礼》(内容是赞美重庆)等大鼓书,在重庆广为传唱,为百姓所喜闻乐见;通过组织“鲁迅先生逝世纪念会”,为郭沫若、茅盾、高尔基等革命作家举办纪念会,宣传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文学,弘扬反抗和战斗的精神。
1939年5月,全国慰劳总会组织南北两个慰劳团,函请“文协”派员参加。6月末,老舍率领北路慰劳团,由重庆出发,赴西安,绕过潼关到洛阳,再至老河口,出武关再返西安,奔兰州,抵榆林,而后到青海、绥远、宁夏……历时5个多月,行程上万公里。慰劳团所到之处,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极大地鼓舞了前方将士的抗日斗志。
老舍在率领北路慰劳团出发前,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抗战话剧《残雾》。这部四幕话剧揭露和鞭挞了大后方的贪官污吏勾结汉奸、大发国难财的卑劣行径。1939年11月,该剧由中国电影制片厂怒潮剧社首演,很成功。遗憾的是,老舍当时正在劳军路上,没能亲自看到演出。
1940年4月,老舍与宋之的合写的四幕话剧《国家至上》由中国万岁话剧团在重庆抗建堂首演。这部话剧讲述回汉两族同胞团结抗日的故事,相继在重庆、成都、昆明、大理、香港、桂林等地上演,是抗战文艺作品中非常成功的一部。
在重庆,老舍的小说创作也取得了辉煌成就——创作了长篇小说《火葬》及《四世同堂》前两部《惶惑》和《偷生》(第三部《饥荒》于1948年在美国完成),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火车集》《贫血集》。
《四世同堂》以抗战时期的北平为背景,真实展现了在日本侵略者铁蹄下北平人民的苦难和中华儿女的民族气节,是老舍创作生涯中的顶峰之作。他曾说,这部小说是他“从事抗战文艺的一个较大的纪念品”,“从事写作以来最长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书”。《四世同堂》面世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传世名著。
抗战胜利后,老舍写下长篇回忆文章《八方风雨》,记录他的抗战经历,“留下一点生命旅程中的印迹”。
成为新中国第一位“人民艺术家”
新中国成立后,老舍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
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翻天覆地的变化,鼓舞着老舍的创作热情。他先后创作了话剧《龙须沟》《茶馆》等、中篇小说《无名高地有了名》、长篇小说《正红旗下》(未完成)和大量的曲艺作品、散文、杂文、诗歌等。
三幕话剧《龙须沟》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950年夏。
新中国成立前,龙须沟是北京城内有名的臭水沟,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治理,龙须沟两岸的老百姓怨声载道。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人民政府抽调人力、财力,着手治理全市的下水道系统,重点整治了龙须沟,还老百姓一个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
话剧《龙须沟》讲述的正是龙须沟整治前后的故事,生动表现了“人民政府为人民”的中心思想。该剧1951年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获得巨大成功。周恩来非常重视,指示中宣部、文化部主要负责同志撰文《从<龙须沟>学习什么》,在《人民日报》发表,号召全国作家向老舍学习。当时,《龙须沟》剧组还进入中南海怀仁堂,为毛泽东演出。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北京观看的第一部话剧作品。
1951年12月,为表彰老舍做出的突出贡献,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称号。老舍成为新中国第一位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 上一条追寻梁实秋先生的雅舍足迹
- 下一条寻访“巴蜀第一状元”冯时行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