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经学大儒桓渊
文/汪树权
桓渊(?—1258),字亚夫,号莲荡先生,南宋乾道年间生于涪州。其祖先是西晋中郎将桓靖,桓氏家族世世代代居住在襄阳,后因战乱,迁居到四川,落户涪州(今重庆市涪陵区义和镇镇安社区夫子坪)。
桓渊从小聪明伶俐,禀性高,而且恬静沉稳。涪州本为易学圣地,官府和民间都很重视教育。到桓渊学龄时,他父亲送他到私塾读书。他对“四书”“五经”特别感兴趣,先生教过的课文他不仅倒背如流,还能参其要义,甚至向先生提出诘问。
宋乾道八年(1172年),史学家李焘出任泸州知州,并在此办学授业。在私塾先生引荐下,桓渊投奔李焘,拜师学习。在李焘那里,桓渊学到了治经治史的学问。从泸州回来后,桓渊继续攻读经书。
宋绍熙三年(1192年),朱熹遵其父遗嘱,迁居福建建阳考亭,在此筑一居室,后因四方来求学者甚众,便又在居室东边建一室,称“竹林精舍”,后改名“沧州精舍”,据此自号“沧州病叟”。朱熹乃谯定二传弟子、程颐三传弟子,为当时大儒,世人推崇。桓渊敬佩注《易》的程颐及程颐弟子谯定,也十分敬佩朱熹。桓渊平生喜欢《易》,对古今易学进行深入研究,认为不足,深以为憾。他听说朱熹于考亭讲学,甚喜。同年,已届中年的桓渊前往考亭,投于朱熹门下。朱熹对桓渊千里迢迢来投奔自己,十分感动,欣然收下这个弟子。
朱熹问桓渊:“你从几千里外赶来见我,你的志趣是什么?”桓渊答曰:“既然拜先生为师,只听从先生教诲。”朱熹告诉桓渊做学问要一步一个脚印,要从修炼自身做起。朱熹的教诲,桓渊熟记于心。在跟随朱熹学习的日子里,桓渊学习认真,刻苦勤奋,喜欢刨根问底,遇有不解,就向老师请教。朱熹十分欣赏这个学生。
桓渊除了刻苦学习外,还校对朱熹的著述,比较全面地记录朱熹的言论。《朱子语类》中,桓渊所录朱熹问答达473条、4万多字,这对朱熹学说的传承和研究起了巨大作用。绍熙五年(1194年),朱熹调任潭州(今湖南省长沙市),桓渊从其到潭州。到潭州后,朱熹改建岳麓书院,在此讲学。
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朱熹和桓渊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绍熙五年(1194年)十月,桓渊辞别老师回乡。临行前,朱熹关怀地嘱咐桓渊:“亚夫回家后,一定要闭门谢客,安安心心读几年书,用心体会易理的真谛,把我教的和书上的东西以及你的体会融会贯通。只有这样,缺点和毛病才会自然消除,易理学中的道理也就自然明白。” 朱熹还再三告诫:“回去后,一定要闭门潜心读书两三年,且一定要用心去读书。”由此可见,朱熹对桓渊这个门生寄予了无限厚望。
《晦庵集·卷六十三》所载朱熹给桓渊的信。(图片提供/汪树权)
桓渊回乡后,朱熹甚是思念,常常捎信给桓渊,嘘寒问暖,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桓渊这个学生的关怀之情。虽然远隔千里,朱熹仍一如既往地一再过问、指导桓渊的学业,勉励桓渊读书求志、敬德自爱,殷殷之情和冀望溢于言表。宋庆元元年(1195年)冬,朱熹请人捎信给桓渊,“你一向意气扬扬,心神还没有完全凝定,要明白经学精义,就必须做到动静如一。只有这样,才有所成就。你千万要敬德自爱”。庆元三年(1197年),年老多病的朱熹又托人捎信给桓渊,“长沙离别以来,你在家学习、做学问有什么进步?这几年我连年生病,今年身体状况更差了。然而,这也是自然规律,不可能恢复到以前那样健康强壮。感到幸运的是我的初衷没有忘却和荒废,时常有朋友来我这里讲习,我有时也到朋友那里讲学交流。现在有人被伪学感染,令人恐惧,可是又没有办法制止。……我们遥远相望,无会面之日,这是我最引以为憾的事”。庆元四年(1198年),年近七旬的朱熹对桓渊这位他寄予诚笃厚望的学生愈加挂念,在捎给桓渊的书信中反复叮嘱桓渊千万要敬德自爱,以慰其千里相望之怀。这些书信饱含着朱熹对桓渊一家的关怀,对桓渊读书求志、敬德自爱的期望。桓渊在老师的关怀和指导下,自是越发矢志于学业,希望成就一番事业。
宋庆元二年(1196年),宁宗的外戚韩侂胄为相,朱熹担忧他擅权害政,于是上疏痛斥其窃柄之失。韩侂胄记恨朱熹此举,为清除异己,韩侂胄等人诬蔑“朱学”为“伪学”,罗织其十大罪状,主张斩朱熹之首,以绝“朱学”。当时被朝廷列为“伪学逆党”的官吏多达59人,朱熹自然便是“伪学逆党”的领袖,史称“庆元党案”。
桓渊从潭州回乡后,也曾热衷于仕途,参加过州举考试。虽然他文章写得很好,但受“庆元党案”影响,未被录取。桓渊遂绝求科举仕途的念头,继续从事经学研究和传道授业。
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朱熹弟子、桓渊师弟度正,以知重庆府权领夔州路提点刑狱。路经涪州,度正面晤桓渊,于学问、人生等方面倾心交谈。度正十分敬佩师兄,当年十一月上《权夔宪举桓亚夫遗逸奏状》,推荐桓渊。但由于“庆元党案”影响未完全消除,度正终未达成帮桓渊遂其志的愿望。
北岩被誉为“理学元宗”。(图片提供/汪树权)
涪州城对面北山坪脚下有一个地方叫北岩,宋绍圣四年(1097年),易理学大师程颐因新党与旧党之争被贬至涪州编管,在北岩普净院讲学,著《易》,两年后完成《易传》(也称《伊川易传》或《周易程氏传》)。黄庭坚遭贬,经过涪州,与程颐探讨学问,在程颐讲学处题铭“钩深堂”。宋绍兴五年(1135年),涪州太守李赡将钩深堂改建为“伊川先生祠堂”,供祀程颐,北岩逐渐知名。宋嘉定元年(1208年),涪州州牧范仲武主持整修钩深堂,并建致远亭、碧云亭。嘉定十年(1217年),范仲武扩建钩深堂为北岩书院。北岩书院对涪州教育文化的发展起了极大推动作用。
宋绍定元年(1228年),桓渊受邀担任北岩书院堂长。他担任堂长后,深感责任重大,决心把书院办好。他一方面加强书院管理,延请名师讲学,自己也登台讲学,且对学生严加课督;另一方面潜心研究学问,将朱熹之学与乡里之学融会贯通,形成独具特色的易理学思想,时称其学说为“桓学”。
朱熹当年欲重注《子产听郑国之政》等章,但其所注《孟子》一书已刊行于世,未及改正,引为憾事。桓渊任北岩书院堂长期间,撰写《孟子注》,谨承师学以证其说,可惜此书已佚。
在桓渊推动下,北岩书院声名远播,远近来此求学者络绎不绝。桓渊在北岩书院传道授业二十余年,直至他去世。桓渊最终促成了朱熹学说在四川的传播,是为“闽学入蜀”。此时的北岩书院,与当时著名的东湖书院、象山书院、濂溪书院齐名,盛极一时。
桓渊还颇通医术,常常为人看病,特别是到了冬天,他更是看病勤密,使百姓免于病痛。他积善积德,捐资在溪沟构筑桥、涵,供人通行,乡里人赞之有加。
桓渊死后,其高足阳枋受邀主教北岩书院,大力宣扬桓渊学术。
桓渊门人弟子众多,尤以“二阳”最为有名。“二阳”即阳枋、阳岊。阳枋(1187—1267),字宗骥,一字正父。其7岁诵“九经”,8岁能作文。早年师从度正,笃志力学,研习群经,凡诸子百家、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莫不博览穷究。绍定二年(1229年)阳枋42岁时,由度正引荐,携其弟阳房、侄阳岊赴涪州北岩书院拜师桓渊,请学《易》有年余,收获良多。淳祐元年(1241年)赐同进士出身,历监昌州酒税、大宁理掾、绍庆学官、朝奉大夫。桓渊逝世后,阳枋秉承先师遗德,以古稀高龄主教北岩书院5年,其门人弟子甚众,人称“大阳先生”。著有《字溪集》12卷,类编《晦翁诗谱》《文公语录四书》《伊洛心传录》《朱文公<易>问答语要》《文公进学善言》(五书皆佚),传学桑梓。阳岊,字存瑞,与阳枋同为桓渊门下弟子,著有《存瑞易说》(今佚),人称“小阳先生”。“二阳”易说,下传宋元之际的理学名家、宁波人史蒙卿。
桓渊平生喜好易学,先拜李焘,后拜朱熹,敬德自爱,学问深邃。他传道授业二十余年,著有《孟子注》一书。桓渊被后人列为“涪州五贤”之一,为乡人崇祀。他的学生阳枋说:“《易》由先生而有传,岩因先生而有光。道晦而明,名久而彰,从祀四贤,无愧兹堂……思其刚健高明,则学毋悠悠;思其特立独行,则志毋混混;思其继程朱之学淑人心于千载,则计毋浅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