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擎民族精神火炬 吹响时代前进号角——重庆历史名人(文艺界)李伯钊
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矢志不渝投身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用丰富的文艺形式,激励受剥削受压迫的劳苦大众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激励站起来的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激励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亿万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激励新时代的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为增强人民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
重庆历史名人馆陈列的历史名人中,有许多文艺界的杰出代表,如郭沫若、徐悲鸿、李伯钊、金山、钟惦棐、施光南……他们把自己的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始终坚守人民立场,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用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为我们留下许多难忘的经典,使民族精神火炬熊熊燃烧,时代前进号角经久不息。
本期,介绍革命戏剧家李伯钊。
李伯钊(1911—1985),原名李承萱,今重庆市渝中区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革命文艺工作。曾任北京市委文委书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等职。著有歌剧《长征》、话剧《北上》等。
认识到文艺在革命中的力量和作用
李伯钊出身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对文艺有浓厚兴趣。13 岁时考入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受学校教师、中共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萧楚女的影响,李伯钊的思想逐渐进步,她向往革命,参加了重庆市平民学社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成为当地学生运动的骨干。她积极参加排演反映社会现实的“文明戏”,揭露军阀的反动统治,启发群众的革命意识。通过参加排演“文明戏”,她开始认识到文艺武器在革命中的力量和作用。
1925 年,李伯钊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团组织安排下,她前往上海大学学习,任浦东团地委宣传委员,深入浦东的工厂中开展宣传鼓动工作,以通俗易懂的民歌形式传播革命思想。这些新民歌很快在工人群体中传唱,浦东地区的工人思想启蒙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1926年冬,李伯钊受党组织派遣,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留学期间,李伯钊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如饥似渴地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在主演、参与编写的多部进步戏剧中显露出艺术才华,很快成为中山大学的文艺骨干。通过理论学习和文艺实践,李伯钊积累了丰富的演出经验,夯实了艺术创作基础,对投身革命事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她后来总结说:“留学苏联帮助我们树立了革命人生观,懂得了为共产主义奋斗不是抽象的,而是要从事具体的革命工作。”
做一名奔走在前线的文艺战士
1930 年,李伯钊奉调回国从事工人运动工作。1931年,李伯钊转为中共党员。受组织派遣,赴中央苏区,任中共中央红军学校政治教员。她凭借自己丰富的艺术知识和演出经验,在苏区组织并参演了多场文艺演出,为苏区注入新的文化活力。1933年4月,中央苏区成立“蓝衫剧团”,李伯钊任团长,同时筹建“蓝衫剧团学校”,培养红军和地方的文艺骨干。蓝衫剧团学校(后更名为“高尔基戏剧学校”)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戏剧艺术学校,李伯钊任校长。她呕心沥血,自己编写教材,手把手地教授学生表演技巧,先后为红军和苏区培养了1000多名文艺战士。执教之余,李伯钊创作了《战斗的夏天》《无论如何要胜利》《工农兵团结》《一起抗日去》等表现苏区军民生活和战斗景象的话剧、歌剧、活报剧,并带领剧团深入苏区农村和前线阵地开展文艺活动,推动苏区文艺工作和戏剧运动蓬勃发展,鼓舞了红军和群众的斗争意志。李伯钊因此被苏区人民誉为红军戏剧界的“赤色明星”。
1934年10月,李伯钊随军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途中,李伯钊不仅要完成极为艰险的行军任务,还要负责开展宣传鼓动工作。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她始终积极乐观,充分发挥自己的文艺特长,教战士们唱歌、打快板、演活报剧。长征最艰难的时期,她创作的《一、四方面军会合歌》《打骑兵歌》在红军中广为传唱,极大地提振了红军官兵的士气。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伯钊在延安参与创建鲁迅艺术学院,主持学院的教学、文艺创作和演出工作。同时,她以在革命根据地和边区农村多年工作中积累的见闻为素材,精心创作了反映抗战的新剧本《农村曲》。1938年7月7日,《农村曲》在延安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十七周年和纪念抗战一周年”活动中演出。《农村曲》展现了日寇铁蹄践踏下中国老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苦难,表达出中华民族同仇敌忾、争取民族解放的强烈心声。演出获得巨大共鸣,在群众的强烈要求下连演10天,场场爆满。《农村曲》剧本和曲谱在晋察冀、冀中、山东等抗日革命根据地广为流传,甚至桂林、柳州等国统区也排演过此剧。《农村曲》是在抗日根据地演出的第一部歌剧,为发动群众、支援前线发挥了积极作用。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李伯钊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北方局文委委员、中央宣传部文委地方科科长,华北文联副主席、华北人民文工团团长等职,指导解放区的文艺工作。她接连创作《紫坊村》《母亲》《争取最后胜利》等戏剧作品,并带领文艺宣传队奔走在前线,坚定地做一名为人民革命事业尽心竭力的文艺战士。
创作《长征》《北上》 再现伟大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李伯钊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革命文艺工作中。1951年,华北人民文工团改建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简称为老人艺,1952年与中央戏剧学院话剧团合并改组成新人艺),李伯钊为第一任院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是新中国第一个融戏剧、音乐、舞蹈、表演于一体,拥有专业剧场及美术、乐器工厂,设立艺术训练部的综合性剧院,开启了戏剧学院正规化办学的新时代。
李伯钊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仍然坚持戏剧创作,她始终难以忘怀亲历的艰辛而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希望能将这段历史搬上舞台。李伯钊不断构思着剧本,走访多位参加长征的老同志,细致研究长征史料。1951年,李伯钊创作完成的大型歌剧《长征》在北京首演,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莅临观看。演出完毕,全场掌声雷动。
《长征》融入红军战歌、苏区和长征途经地区民歌,再现中国工农红军爬雪山、过草地,艰难跋涉、走向胜利的伟大历程,讴歌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集体英雄主义精神。《长征》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文艺舞台上塑造人民领袖毛泽东光辉形象的第一部戏剧作品,是中国戏剧创作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尝试。
经过多年的思考和史料素材的积累,李伯钊认识到《长征》的不足之处,决定重写长征史诗。她反复修改,八易其稿,于1981年创作完成了话剧《北上》。
《北上》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情节跌宕起伏,生动刻画了毛泽东与其战友周恩来、朱德等大无畏的胆略和气魄,展示了他们领导红军粉碎敌人的围追堵截,胜利到达陕北的伟大历程。1982年,《北上》荣获文化部和中国剧协颁发的优秀创作剧目一等奖。
李伯钊为党的文艺工作孜孜不倦地奋斗了一生,直至病重垂危时,仍像战士紧握钢枪一样,紧握着手中的笔。1985年4月,李伯钊留下未完成的作品,病逝于北京。
(文/李湘竹)
- 上一条蜀中经学大儒桓渊
- 下一条谭祖尧“革命不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