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观展丨佘雪曼书画作品展(下)
本期继续为大家带来著名书画家佘雪曼先生的部分书画作品赏析。
佘雪曼设色青松图轴(178.3cmX95.3cm),创作于1985年。画右下题:“乙丑四月雪曼病愈写此”,下钤二印,上印为画学莲花书称莲体白文印、下印为巴县佘雪曼红文印。画左下题:“抗拒风寒、屹然独立。一九八五年六月”,下钤千叶堂白文印。
一棵巨大的青松占据了盈丈巨尺画面,树枝有些凌乱,可见刚经历了严寒的冬天,但树干巍然笔直,遒劲刚毅,并没被大雪压弯。每一根树叶都如针般竖直向上生长。作者佘雪曼通过对青松的描绘来比喻自己遭遇病痛,而不畏艰难、愈挫弥坚与病魔作斗争,最终取得胜利的坚强精神。
佘雪曼墨笔无上慈悲大士像图轴,由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为唐恩溥行书(18.0cm*41.0cm),内容为“慈悲自在,法相庄严”,右上角钤藤香堂白文印,落款为“唐恩溥敬题”,下钤两印,上印为唐恩溥白文印,下印为天如六十后作朱文印;下半部分为佘雪曼所作墨笔无上慈悲大士像(66.7cm*41.0cm),画右侧落款为“弟子佘雪曼恭绘”,下钤两印,上印为佘雪曼白文印,下印为莲裔书画红文印。
唐恩溥,原名兆溥,字启湛,别字天如,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举人,历任清史馆纂修,吴佩孚秘书长。后退隐香港,以文章道德名世,游于当代贤达。佘雪曼于香港结识唐恩溥,遂为好友。
佘雪曼的画,先从四王入手,进而学倪云林、黄子久、尤推崇石涛、齐白石。早年临摹研究过宋代马远、夏圭的作品。马远的对月图,夏圭的长江万里图,凌云健笔,气象宏放,给他启发很大。佘雪曼的墨笔画,虽不以画人物为主,但他画的人物也栩栩如生,此作便是其墨笔人物代表作之一。画面整体运笔流畅自如,倚坐在山巅岩石间的观音大士,正俯视着芸芸众生,正应了其好友唐恩溥的评价“慈悲自在,法相庄严”。
佘雪曼行书兰亭诗叙横幅(170.0cm*43.0cm),创作于1973年。作品左侧题记为:1973年癸丑三月,欣值兰亭雅集二十七度花甲重周,书此为念。落款为:蜀人佘雪曼时客香岛。下钤佘雪曼白文印。
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上巳节",时任会稽内史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召集筑室东土的一批名士和家族子弟,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举办了首次兰亭雅集。王羲之"微醉之中,振笔直遂",写下了著名的《兰亭序》,此作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佘雪曼此幅行书作品内容即为王羲之《兰亭序》。佘雪曼六岁学书,后学唐朝的禇良,以禇出王(王羲之),进而学王。由于佘雪曼潜心学心,精益求精,能够熟练写出王羲之行书字体,其所写行书惟妙惟肖,不仅形似,亦能直追其神韵。
永和兰亭雅集的举办,得到了后世文人、书家的积极响应与有效传承,形成一道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景观。从题记可知:此作是佘雪曼居香港时,为纪念兰亭雅集二十七度花甲重周而写,表达了他对兰亭雅集的纪念和推崇。
佘雪曼墨笔梅花图(48.4cm*33.5cm)。作品上方题记为“忽报一枝春”,下钤佘印雪曼白文印;作品下方有一“梅”字,下钤雪曼肖型圆印。
佘雪曼的山水花卉,以其深厚的诗词文学修养为基础,讲究意境,色神兼备,彩韵俱存。他爱画梅、竹、菊、兰、桃,其画梅花,或疏影横斜,或老干新枝,总能有所新意。此画就是其墨笔梅花的代表作品。作品中他用单纯的水墨和清淡野逸的笔致,生动地传达出了梅花的清肌傲骨,寄托了文人雅士孤高傲岸的情怀。
佘雪曼设色寿桃图轴(186.0cm*96.4cm),1979年作。作品左上方题记为“与仁德者共勉,愿天下人长寿。落款为:羊年佘雪曼笔”,下钤巴县佘雪曼一字莲裔朱文印。
佘雪曼爱画梅、竹、菊、兰、桃,其画桃用色鲜艳,大红色突显出桃子成熟的质感。此画中两枝绿色的桃枝由画的右上方垂下画面,树枝上依次结着四个大红桃,它们各具形态,惹人喜爱。由墨笔勾勒出的桃树叶,越往下由密而稀,颜色渐次变淡,层次分明,给人一种好像正随风飘扬的感觉。作品题记中充满了对仁德的提倡,以及对天下人的良好祝愿。
佘雪曼设色蕉竹梅图轴(52.0cmx66.6cm),1970年作。因画中有蕉、竹、梅,故名。画左题:“欣接峨眉三益友,红蕉、翠竹、绿芭蕉。梅,雪曼笔”。款下钤佘雪曼印白文印。
画面中呈现出一巨大的芭蕉树,苍翠欲滴;在芭蕉树根部画有红梅一棵,枝头梅花簇拥盛放,鲜艳异常;画右侧画有寥寥竹叶几枚。芭蕉、竹二者皆为四季常青植物,加上数九寒天独有的红梅,整个画面宛若清晨时分推窗见及院落寥寥的美好景致。虽值严冬时节,却另有一副生机盎然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