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西恒设计建成西南首家专业自来水厂——重庆自来水厂

2025-04-14 重庆历史名人馆微官网 阅读 166

/姜孝德

1912年,税西恒赴德国留学,就读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机电系,同时选修水利、建筑、采矿等学科。1918年11月,以优异成绩毕业,并取得德国国家工程师称号的税西恒启程回国。

回国后,税西恒先后担任四川兵工总厂工程师、四川工业专门学校教授,还在家乡泸县建起了济和发电厂。这个电厂虽小,却是四川的第一个水力发电厂。

济和发电厂成功发电,为税西恒打响了名声。1926年秋,他接到重庆商埠督办署的邀请,请他规划设计建设重庆主城区的给水工程。税西恒来到重庆,经过勘察,决定将嘉陵江的水提升到打枪坝水池处理后,供应全城。这样的工程,在今天没什么难点,而在那个年代堪称“尖端工程”。

1744597362767711.png 

重庆自来水厂一角

首先是“洋灰”(水泥)的供应。中国当时只有极少的地方生产水泥,重庆要用水泥,要么到国外进口,要么从唐山运过来。这样,工程造价相当高,加之运输路线太长,若接续不上,会让整个工程因等水泥而拖延。税西恒运用自己在济和发电厂建设中的土建工程经验,决定用条石来砌筑水池、水塔等,以代替混凝土。在建设过程中,凡遇关键工程或难点问题,他必定蹲守在现场,不管酷暑严寒,不论凌晨深夜,从不例外。

1929年冬,从德国订购的水泵、电机、输水管等设备从上海通过水路运到重庆,在大溪沟吊装。现场临时搭起了支架跳板。为确保万无一失,税西恒与另一位工程师一起亲自检查现场。当他们两人同时走上一块跳板时,意外发生了——跳板被踩翻,税西恒先掉了下去,接着,同行的工程师也掉了下去,正好压在税西恒身上,压断了税西恒3根肋骨。税西恒痛得昏了过去。人们立即将他送往医院抢救。经抢救,税西恒刚刚醒来,问的第一句话便是:“设备没出什么问题吧?”在场的人都感动不已。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度,在住院期间,税西恒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及时向他汇报工程进展情况,协商处理碰到的难题,并再三嘱咐必须高度重视工程质量把关。

经过税西恒与全体工程技术人员、工人的辛勤努力,1932年,重庆主城区的给水工程终于建成并供水。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当年建设的水池、水塔,并且这些设备还在为16万人供水,足见工程质量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