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孔阳:像庭前的阳光和绿草一样奉献
文/胡慧中
“小张,我们一起下会儿象棋吧。”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德兴还记得,1985年春,与导师蒋孔阳一同赴重庆参加学术会议。自渝返沪,行船缓缓,师生对弈畅谈,两岸风光尽收眼底。途经家乡万州,多年未返乡的蒋孔阳欣喜停留,却因感染肺炎,住进了万州的医院,返乡访旧变成了住院养病。
“我是1982年入学的硕士生,当时正值最后一学期,撰写毕业论文期间。先生在家乡重病卧床,仍不忘关心我的毕业论文进展。我在病床前向先生汇报,先生给我作了详细的指导。”张德兴回忆,“我非常感动,一辈子也忘不了。”
入学之初,张德兴便在导师蒋孔阳的推荐下认真阅读西方古典美学著作,夯实基础,同时持续关注西方现代美学的前沿发展。“蒋先生对我们的学业严格要求,尽心指导,他的学术视野非常开阔。”一有机会,蒋孔阳就带自己的学生们拜访美学大师朱光潜、宗白华等,向他们引荐,让学生们在与大师交流中开拓视野。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陆扬是蒋孔阳于1987年招收的第一届博士生。“当时先生看我硕士论文写的是中世纪英国诗人乔叟,材料比较充实,有意让我将研究方向聚焦于西方中世纪美学。”陆扬回忆,“后来我逐渐对西方先锋理论、解构主义感兴趣,选定了德里达作为毕业论文题目。先生对此也非常宽容,在为我的论文书稿作序时,强调了帮助学生发掘‘独立自主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精神’,是导师的责任所在。”后来陆扬撰写了《西方美学通史》第二卷《中世纪文艺复兴美学史》,“也算是弥补了先生和我当年的遗憾”。
“蒋先生总是念情于学者的斯文和学术的尊严,努力守护一个读书人的本色,追求读书人的品格、境界和觉醒。”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郑元者回忆,导师蒋孔阳在古稀之年仍热衷于读书,所读之书不仅关乎他自己的长远科研计划,而且还有一些与自己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直接关涉,以期对学生作出更有针对性的、富有效力的指导。
蒋孔阳晚年时时抱恙,著书繁忙,只因觉得对青年学者的发展有好处,他仍耗费大量精力,阅读同行后辈寄来的文章书稿,一一点评或作序。学生们劝他注意休息,适当推辞,他却说:“都是搞美学或文艺理论的,答应了这个,推辞了另外一个,不好,于是我办得到的,我都尽可能答应。”就这样,蒋孔阳为许多后学,包括一些素不相识的同道们写下了100多篇序文。他答应给复旦校报副刊“芳草地”撰文,也总是抽暇完成,让文章如约刊登,以飨读者。
蒋孔阳原名“述亮”,“孔阳”出自《诗经·豳风·七月》“我朱孔阳”。虚怀若谷、谦虚和善的蒋孔阳,一生追求真善美,正如他文章里所说:“我们应当像庭前的阳光和绿草一样,多作奉献,把生命和美奉献给人间。”
来源:复旦大学,2023-10-29
编辑时标题和内容略有修改
- 上一条阎家老店,深入虎穴的“地下堡垒”
- 下一条柳亚子以诗换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