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韬奋在福州的求学之路
少年邹韬奋
邹韬奋本名邹恩润,福建永安人。韬奋是他的笔名,意在“一面要韬光养晦,一面要奋斗”。
1899年,邹韬奋的祖父邹舒予年老告退,父亲邹国珍带着家眷在福州市做候补官。此时邹家家道趋于没落,生活拮据。作为长子,邹韬奋从小就领略到了生活的艰辛与困苦。
邹韬奋6岁时,由父亲“发蒙”,读“三字经”,在“牢狱”般的私塾环境中,开始了幼年的封建启蒙教育。这种教育与熏陶,对邹韬奋早期的思想发展,有过一定的消极影响,但也培养了他坚实的文学基础。
1909年春,邹韬奋从老家江西余江回到福州。原来的塾师另谋高就了,新的塾师还没有请到。于是,邹韬奋的学习就成了问题。恰在这时,孩子上了洋学堂的邻居来鼓动邹韬奋的父亲,说洋学堂也没有什么大逆不道的,可以去上。这样,在父亲“实业救国”观念的推动和影响下,15岁的邹韬奋考取了福州工业学校。
福州工业学校诞生于洋务运动中,是中国较早的新学堂之一。该校学制6年,其中预科2年,本科4年,除开设有关的专业课程外,还开有英语和国文课。
邹韬奋初学英文时,颇感吃力。有些字母总是记不清,他就写在纸上,反复诵读,连续默写数十次,直到牢固掌握。他精通英文之路,正是从此起步的。国文课教的是“经书”和唐诗。他喜欢读《左传》等书,也常阅读梁启超的文章。邹韬奋从家庭走到学校,视野大为开阔,接触到了许多新知识,其中梁启超的社会改良思想使他耳目一新,最终促使他把新闻记者定为终身志向。
邹韬奋对一些历史陈案产生了新的看法。有一次,六叔邹国玖以《郭巨论》为题,命他作文。郭巨“埋儿奉母”的故事被列为“二十四孝”之一。邹韬奋在文章中对郭巨的残忍行为严加痛斥,以为郭巨毫无人性,影响所及,就会杀人媚君,贻害无穷,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封建纲常礼教的义愤。
1912年秋,18岁的邹韬奋在福州工业学校肄业,前往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求学。
来源:福州市博物馆(编辑时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