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恨水在重庆
【编者按】张恨水(1895—1967),安徽潜山人,著名作家。抗战爆发后来到重庆,创作了《八十一梦》《魍魉世界》等抗日救亡小说。2005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评为重庆历史名人,是重庆历史名人馆内陈列的两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抗战时期,整个四川成为大后方。大量科学文化教育机构入川,无数的宝贵人才、文物史料和重要物资,都在此得到了保护和存续。当时还属于四川的重庆,更是以“陪都”身份,容纳了大量文化精英分子。张恨水就是其中之一。
南泉桃子沟的艰苦七年
成就800万字的重庆书写
抗战爆发后,张恨水也成为躲避战火来到重庆的一员。1938年1月,他携家带口沿着水路抵达重庆,定居南温泉桃子沟。当时,为躲避日机轰炸,“抗战文协”在偏僻的巴南区南泉桃子沟,稀稀疏疏地搭建了一些简陋的茅草房,供流亡飘泊到陪都的文化名流栖身。张恨水先生一家就在此度过了漫长清苦的7年陪都山居岁月。
张恨水蛰居的3间茅草屋,坐落于建文峰下,上覆茅草,四壁用竹片糊泥而成。其中一间作书房兼卧室,室内泥墙上,张贴着张恨水先生用宣纸亲自手书的“北望斋”墨宝,也未加装裱。“北望斋”取宋代陆放翁诗句“北望中原泪满襟”之意,借以表达盼望早日驱逐日寇,收复国土、凯旋北上的愿望。他后来曾在《巴山杂忆》中写了一首七绝记述此事:“建文峰下屋三排,茅屋亲题北望斋。不道此来都成异,云天西望立寒阶。”
“北望斋”的茅草屋顶,因风雨所侵,草稀屋漏,常常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屋外雨已停,屋内雨不止。久而久之,一遇阴云密布、山雨欲来之际,张恨水先生一家人就得预先把盆盆罐罐放置在屋漏之处,“未雨绸缪”,等待漏雨,所以先生又把“北望斋”戏称为“待漏斋”。现在该处已经被列为“张恨水故居”。
张恨水在重庆期间,担任了重庆《新民报》主笔兼文艺副刊主编。他将《新民报》副刊改名为《最后关头》。在发刊词中明确表示,“‘关’这个字,在中国字典文字里已够严重。‘关’之前再加上‘最后’两个字,这个程度副词(的)意思就不言而喻了。最后一语,最后一步,最后一举……暗示着只能成功,不许失败,这是呐喊!”这段发刊词,发出他对抗战的态度。张恨水为该报写下大量的副刊文章,其中多是抗战主题,这些抗战散文或感时咏事,微言大义,或上下古今,纵横捭阖。
张恨水是一个勤奋高产作家,在重庆居住八年时间,写了各种文章800万字。抗战时期是张恨水创作的第二高潮,他在新闻和文艺上的奉献,使他还得到政府颁发的“抗战胜利勋章”。
写重庆的雾、房子和夜雨
“暗喊着梦里的重庆,从此别了”
在重庆期间,张恨水对重庆自然、地理特色观察细腻,比如在《雾之美》中,他对重庆的雾有这样的描述:“屋后为人行路,遥闻赶早市人语声,在白云深处,直至溪岸前坡,始见三五人影,摇摇烟气中来,旋又人烟气中而消失,微闻村犬汪汪然,在下风吠客,亦不辨其出自何家也。 ”在《重庆的房子》里他写道,“包括川东沿江的码头,那是世界上最奇怪的建筑。那种怪法,怪得川外人有些不相信。比如你由大街上去拜访朋友,你一脚跨进他的大门,那可能不是他家最低的一层,而是他的屋顶。”
此外,张恨水还创作了六部重庆题材的长篇小说:《八十一梦》《牛走马》《傲霜花》《偶像》以及抗战胜利后回京创作的重庆题材小说《巴山夜雨》《纸醉金迷》等。
1945年12月,张恨水回到北平。从1938年入川到重庆至1945年出川北归,整整七年的客居生活,让他对重庆已经有特别的感情,为此张恨水写诗一首,以示纪念:“壮年入蜀老来归,老得生归哭笑齐。八口生涯愁里过,七年国事雾中迷。虽逢今夜巴山雨,不怕明春杜宇啼。隔水战都浑似梦,五更起别海棠溪。”
(本文转载自封面新闻,内容略有删节)
- 上一条立德乐洋行的历史变迁
- 下一条三件文物展现宋庆龄的日常生活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