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培与中华职业教育社

2020-07-10 重庆历史名人馆微官网 阅读 1338
       【编者按】黄炎培(1878—1965)上海川沙人,著名政治活动家。抗战时来重庆,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创建中国民主建国会。2005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评为重庆历史名人,是重庆历史名人馆内陈列的两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在重庆有这样一个古朴的四合院,毗邻重庆渝北区黄桷坪体育公园。它记载着中华职教社在渝八年的发展历程,长存着红岩英烈舍生取义的家国情怀,见证着爱国人士抗日救国的风雨沧桑。
       1917年,著名政治活动家黄炎培先生联络教育界知名人士蔡元培、张謇、严修等48人在上海创建中华职业教育社。第二年9月,中华职教社在上海租赁土地,建造校舍,创办了中华职业学校。不同于当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学校,中华职业学校提倡教育与职业融合,学校与社会接轨的新教育形式。这在当时的中国教育界,是开天辟地的创新。
 
▲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史陈列馆大门牌坊
 
▲早期负责人合影(后排左二为黄炎培)
 
▲1918年师生共同修建学校
 
       黄炎培作为中华职业教育社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一直以清廉俭朴闻名,他六下南洋,动员侨胞捐赠抗日和教育款项,都颇能得到响应。而华侨巨子给他个人的赠款,他或拒之或归公,决不入私囊。 
       上个世纪初,中华职业学校举办之初经费紧张,他义务授课,不要薪金,自己却宁愿卖文为生。他有一首《五斗歌》:“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来做官,我乃为五斗米折腰来作书,作官作书曾何殊,但问意义有之无。作官不以福民乃殃民,此等官僚害人孙。如我作书言言皆己出,读我诗篇,喜怒哀乐情洋溢;读我文章嬉笑怒骂可愈头风疾。有时写格言,使人资警惕。我今定价一联一幅一扇米五斗,益人身与心,非徒糊我口。定有一言,诸君谅焉。非我高抬身价趋人前,无奈法币膨胀不值钱。”
 
▲黄炎培题词:利居众后,责在人先
 
▲黄炎培为毕业生题词:诸君前程远大,他日无论如何飞黄腾达,不要离开群众
 
       正当中华职教社的事业逐步发展壮大的时候,抗日战争爆发,中华职教社和中华职业学校从上海迁至重庆,借位于重庆市张家花园的巴蜀学校校舍开办中华职业学校渝校。
       1939年,巴蜀校舍被日机炸毁,学校被迫停课。考虑到师生的安全,渝校决定迁移乡下,但选址却成了难题。最终解决校址问题的,是一位名叫胡子移的著名乡绅,他把自己在江北县崇兴乡(今渝北回兴街道)的山间别墅无偿借给学校作为校舍。
       1939年5月6日,全校师生背负行李前往黄桷坪。仅仅休整一天后,5月7日,中华职业学校黄桷坪校区便正式开课。在黄桷坪校区复课的同时,中华职业学校开始在江北县寸滩白沙沱(今江北区寸滩街道)筹建新校区,并于1943年全部合并到白沙沱校区,直到1946年迁回上海。
 
▲巴蜀校舍被炸毁场景
 
       在渝八年,中华职业学校发扬“抗战救国”的精神,为抗日民主运动和民族工商企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江竹筠、许晓轩、彭立人等多位红岩英烈都曾在这里学习和工作。这里是除渣滓洞、白公馆外,红岩英烈足迹最集中的地方。后来,这里又成了国民党抗日将领于学忠将军的住所。1950年,于学忠赴京履职时将此宅捐赠给地方政府,先后由政府和学校使用。
 
▲江竹筠入学证明
 
       如今,中华职业学校黄桷坪校区结束了它激荡风云的岁月。2012年10月11日,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史陈列馆在此设立。现已成为重庆市统战文化教育基地、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庆市廉政教育示范基地,每年接待参观人数近5000人次。
 
▲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史陈列馆大门
 
▲馆内部分展品(社徽、校徽)
 
 
(本文转载自重庆晨报·上游新闻,内容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