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薪火永相传──刘鸿生与民族火柴工业展

2025-04-02 重庆历史名人馆微官网 阅读 269

【编者按】刘鸿生(1888—1956),浙江舟山人,爱国实业家,被誉为“中国火柴大王”和“毛纺业大王”。抗战期间,在重庆创办和投资了火柴厂、毛纺织厂、水泥厂等实业,为稳定大后方军民的生活、补充抗战物资和开发西部做出贡献。2023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评为重庆历史名人,是重庆历史名人馆内陈列的501位历史名人之一。

1743581393732806.png 

3月26日,“百年薪火永相传——刘鸿生与民族火柴工业”展在宁波帮博物馆启幕。本次展览通过“起点:实业救国之梦”“辉煌:创建火柴帝国”“坚守:拳拳赤子心”三个篇章,回顾了实业巨子刘鸿生在国家危难之际,投身火柴工业的壮阔历程,展现了他超凡的商业智慧与深厚的爱国情怀。

刘鸿生始终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早在1929年全国火柴同业联合会成立之际,他就亲自率领请愿代表团赴南京,向国民政府工商部呈递请愿书,要求国民政府提高“洋火”进口税,降低国货火柴的税赋、运费。历经近百年时光,字迹仍清晰可辨的文稿,浸满了爱国实业家渴望守护民族工业的满腔热忱。展览的第一、第二篇章,讲述的是刘鸿生创办企业的过程展览的第三篇章,讲述的是刘鸿生的坚守与赤子情怀。

展品中,有一件大中华火柴公司火花上明确写着“爱国同胞请用国货”字样,穿透时空,满载时代的隐痛与决心。

百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凝视那一根根承载民族工业记忆的火柴,仿佛触摸到了历史长河中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种。那些泛黄的火花商标上跳动的民族图腾,那些斑驳的信函里见证的商战传奇,都在诉说着刘鸿生用实业铸就的铮铮脊梁,彰显了中国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诠释了企业家精神的真谛。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这份炽热的爱国心和深厚的桑梓情,正如永不褪色的火柴磷面,时刻激励鼓舞着一代代奋斗者不断前行,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擦亮属于这个时代的火花。让历史的光焰照亮前路,让“实业报国、创新图强”的火种永续相传

 展览将持续到6月20日

(本文转载自宁波帮博物馆,内容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