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圣”杜甫诞辰1313周年纪念会举行
【编者按】杜甫(712—770),河南巩县人,唐代著名诗人,人称“诗圣”。晚年曾客居重庆奉节多年,在此留下《登高》等名作。2005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评为重庆历史名人,是重庆历史名人馆内陈列的501位历史名人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某一领域有着杰出贡献的人物,往往被后人尊称为“圣人”,而杜甫就被称为“诗圣”。虽然历史上关于杜甫的出生之日还有争议,但学界较为认可的是公元712年的2月12日。
为了纪念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诞辰1313周年,2月12日下午,由西安诗词学会、长安区委宣传部、长安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共同主办,西安外事学院长安诗社、长安诗学中心、终南大道文旅产业带组委会协办的“‘诗圣’杜甫诞辰1313周年纪念会”在西安唐村举行,陕西省专家学者、诗词爱好者数百人参加了这一活动。
唐诗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而杜甫是绝对回避不了的名字,他59年的人生,是饱经战乱,颠沛流离的一生,但他也始终心系苍生,胸怀天下。他留下了1400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千年一城韵,半部全唐诗”,长安是唐诗之都,也是当时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国际大都市。长安不仅是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还吸引了众多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甫、王维等在此创作了大量与长安相关的诗词。长安的繁华和诗人们的创作使得这座城市在唐诗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因而在杜甫诞辰1313周年之际,在他曾经生活的土地上举办这样一场纪念活动有着别样的意义。
陕西省诗词学会会长刘炜评表示:“我们不仅是向一颗苦难而伟大的灵魂致敬,更是在感触中华诗脉生生不息的元气和暖意融融的温度。”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李浩说:“杜甫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长期活跃在三秦大地上,更活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长安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主任陈熙熙从杜甫律诗的创新性讲起,谈及了这位伟大诗人在诗歌上的杰出贡献。
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钟锦认为:“如果仅仅把他当作一个诗人,那就轻视了杜甫。永远不要忽视他诗作中,文明的时代感和文明的责任感。”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许晓春指出,杜甫对世人的悲悯之心,他不附逆的精神以及他对诗歌技巧的锤炼,格律的完善,都值得称道。
西安诗词学会会长毛艳飞表示,纪念杜甫不仅是对一位伟大诗人的缅怀,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活动中,著名朗诵表演艺术家凌江朗诵了杜甫脍炙人口的诗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西安外事学院副教授、长安本原古诗词吟唱团团长杨洁和西安外事学院笛箫尺八教师刘万宇合作的《关山月》则唱出了李白和杜甫唐诗“双子星”的深厚情谊。
(本文转载自西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