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津走出去的中医大师!任应秋诞辰110周年暨学术思想研讨会召开

2024-11-07 重庆历史名人馆微官网 阅读 1084

【编者按】任应秋(1914—1984),重庆江津人。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从事中医事业50余年,在中医古籍整理、创立中医流派学、研究中医理论体系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享誉全国。2023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评为重庆历史名人,是重庆历史名人馆内陈列的501位历史名人之一。

 

1730966844526374.png 

近日,“任应秋诞辰110周年暨任应秋学术思想研讨会”在江津区召开,众多中医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深入交流对任应秋学术思想研究的心得与体会,传承、弘扬任应秋先生的学术思想,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在重庆市卫生健康委、中国农工党重庆市委员会的指导下,由江津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中医药学院协办,重庆中医药学院附属江津医院(江津区中医院)、江津区任应秋学术思想传承研究会承办。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王世纯、农工党重庆市委会秘书长黎华名、江津区副区长李彤、重庆中医药学院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唐樵出席会议。全国名中医王辉武、周天寒,长江学者、岐黄学者方邦江,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秦玉龙,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王国柱等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任应秋亲属及业内人员等250余人应邀参会。

任应秋先生是从江津走出去的我国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和中医教育家,毕生致力于中医理论的研究和中医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中医专业人才。创立了“中医各家学说”学科,在中医文献的整理研究和中医理论的研究方面成绩卓著,为中医学术理论的提高和中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王世纯在致辞中,向远道而来参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和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希望“任研会”能传承任应秋先生求本溯源的治学精神,弘扬任应秋先生文以载道的教育理念,积极做好中医古籍文献的整理研究工作、中医药青年人才的培养工作以及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推广工作,深入挖掘和整理任应秋先生的学术思想,为中医药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真正推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融合发展。希望江津区中医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持续借力借势,以“任研会”为平台和纽带,汇聚人才资源,深耕中医理论,扩大研学领域、提升研学能力、提高研学质量,将研学成果应用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保障群众健康的具体实践中,把任应秋先生医学理论、教育思想和学术体系传承好、应用好、弘扬好和发展好,让广大群众在感受到中药文化浓厚的传统氛围的同时,享受到中医药在健康促进中的成果。

农工党重庆市委员会秘书长黎华名在致辞中,代表农工党重庆市委会向任应秋先生致以深切的缅怀,他表示,任应秋先生作为农工党党员,曾担任第八届、第九届农工党中央委员,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他立场坚定,政治过硬,积极参与多党合作事业,与会者应通过此次活动学习任老与党同心、爱国、为民的政治品格,学习他医者仁心、悬壶济世的高尚情操,学习他专业精湛、精益求精的大家风范,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大会现场播放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制作的专题片《任应秋》,任应秋之女任廷革、任廷苏分别作了视频和现场致辞。

 

(本文转载自江津融媒,内容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