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老舍先生人文精神 话剧《我这半辈子》探索新“京味”
【编者按】老舍(1899—1966)北京人,著名作家。抗战期间,携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印鉴来渝,是抗战文艺运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之一。2005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评为重庆历史名人,是重庆历史名人馆内陈列的200历史名人之一。
黄盈(左)和宋宝珍在对谈中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资助项目,话剧《我这半辈子》近期完成新一轮演出。5月23日,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宋宝珍和《我这半辈子》导演黄盈,以“半生跌宕半生悟——话剧《我这半辈子》的‘老舍情缘’”为主题展开对谈,围绕老舍先生作品背后的人文精神展开了深入交流。
在现代文学经典中,老舍小说的话剧改编,在中国当代现实主义话剧创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对此,导演黄盈坦言,自己在改编过程中会从两点出发:平民的尊严与家国的情怀。
宋宝珍认为,“老舍先生善于刻画平民百姓,关注每一个人的尊严和价值,他的笔意在书写人的心灵、处境和生命。而戏剧最能打动人心的,正是对于人的存在的深切关注、思考与表现。”
话剧《我这半辈子》剧照
《我这半辈子》所讲述的1899年至1929年间发生的事情,距今已近百年。而老舍先生的“京味”文学创作,却至今为人津津乐道。究其原因,就在于其背后承载着无法磨灭的文化自信与中国精神。
黄盈说,“我们以北京作为一个落脚点,由此推广发散,找到中国人身上的恒久精神。我们沿着老舍先生开辟的艺术道路前行,其实就是继承传统,开拓创新。”
对此,宋宝珍认为,“艺术要守正创新,今天的北京不仅是国际大都市,也是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因此,今天的文艺创作要有一种多元的文化姿态,要有一种开放包容的文化胸襟,要创造出合乎时代要求、满足人民精神追求的好作品,找到北京文化、北京艺术的新定位。”
(本文转载自中国新闻网,内容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