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竹筠“托孤信”

2019-09-12 重庆历史名人馆微官网 阅读 1282
       【编者按】江竹筠(1920—1949),著名革命烈士,牺牲于重庆渣滓洞监狱。2005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评为重庆历史名人,是重庆历史名人馆内陈列的两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在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红岩魂陈列馆二楼展厅,陈列着一封红岩英烈江竹筠写给亲人的一封信。这封家书是1949年8月27日,江竹筠被关押在渣滓洞监狱时所写。信抬头的“竹安弟”其实并不是江竹筠的弟弟,而是江竹筠丈夫彭咏梧前妻的弟弟——谭竹安。重庆红岩联线文博副研究馆员王浩向我们道出了一段感人的故事。
       他们“为免除下一代苦难,愿把牢底坐穿”的一片丹心,跨越历史,震撼人心
       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出生在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镇江家湾一户普通农家。她的父亲长期在外漂泊、流浪,一年两载才回家一趟。出身城市平民、不会种地的母亲一人带着女儿和儿子,在农村勉强度日。
       8岁时,江竹筠随母亲逃荒到重庆,10岁进袜厂当童工,后考入重庆南岸中学和中国公学附中。“当时,江竹筠的学习成绩很好。”王浩介绍,从12岁到21岁,江竹筠先后到重庆私立孤儿院小学、重庆南岸中学、中国公学附中读小学、中学,最后考入黄炎培开办的重庆中华职业学校,直至1941年夏毕业。之后,江竹筠还考入四川大学学习。
       “江竹筠学习成绩好的原因,是她比常人更加努力和勤奋。”王浩介绍,上学的时候,如果有问题没有弄明白,江竹筠就会向同学请教。据江竹筠的小学同学回忆,一次,班上的同学被问烦了,便有些不耐烦地对江竹筠她:“你有完没完?”江竹筠回答说:“同学之间应该仁慈博爱互相帮助,你这样不耐烦,是不是忘了做同学的根本?”
       1939年夏,江竹筠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6月,由于叛徒出卖,江竹筠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国民党军统特务用尽各种酷刑,江竹筠始终坚贞不屈,1949年11月14日被害于歌乐山电台岚垭。
       从江竹筠身上,可以看到共产党员坚守信仰、绝不背叛的英雄品格,他们“为免除下一代苦难,愿把牢底坐穿”的一片丹心,跨越历史,震撼人心!正如英国作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在《信仰的力量》中说:“能够激发一颗灵魂的高贵和伟大,只有虔诚的信仰。”
       王浩说:“我们党员干部一定要像江竹筠那样,自觉地把对党忠诚,作为一种信念来坚守,作为一种修养来锤炼,作为一种准则来恪守。要自觉加强党性教育和忠诚教育,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筑牢思想根基,使真正的政治上的忠诚成为自觉行动,成为永远的政治品格,成为我们自觉遵守的行动指南。”
       除了是英雄之外,她还是一名平凡的母亲,一个柔情的女人
       红岩魂陈列馆展示的这封信不长,据称是江竹筠在狱中用竹签蘸着棉灰制成的“墨水”,在极薄的毛边纸上写成的一封“托孤书”。
       “从这封信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江姐——除了是英雄之外,她还是一名平凡的母亲,一个柔情的女人。”王浩称,江竹筠信中提到的“幺姐”就是彭咏梧的前妻谭正伦,信抬头的“竹安弟”就是彭咏梧前妻的弟弟谭竹安。
       王浩介绍,当年,彭咏梧是中共地下党重庆市委第一委员,公开身份是国民党中央信托局的一名中级职员。1943年年初,信托局修好了新宿舍,有家属的人都可以申请独立的住房。此前,彭咏梧一直和十几个同事挤在集体宿舍中,非常不利于地下工作。他的分房申请很快得到了批准,但家属却成了个难题。彭咏梧时年28岁,已和谭正伦结婚多年并育有一子。谭正伦和孩子一直在云阳老家。两年前刚调任到重庆时,彭咏梧曾有把妻儿接来的打算,但妻子回信告诉他,儿子正在出麻疹,暂时去不了重庆。
       为了进入信托局,彭咏梧被包装成“中央大学毕业生”和曾经的“北平银行职员”。为了不被暴露,彭咏梧切断了与云阳的一切联系,江竹筠正是党组织在重庆的地下党员中挑选的“彭太太”。
       之后,彭咏梧偶然遇见了妻弟谭竹安,那时的谭竹安无法接受自己姐夫和江竹筠的婚姻,对此心存芥蒂。不久,谭竹安到地下党组织的联系点去联系工作,接待他的竟然是江竹筠。面对眼前的这个小伙子,江竹筠说,“如果革命胜利了,我们都还活着,到那时候才能真正考虑怎样理清这种关系,需要的话,我会把你姐夫还给你姐姐。”这坦诚的言辞让谭竹安对江竹筠心生敬意。从此,二人便以姐弟相称。
       这不仅是一封家书,还是一本教子书,一本育儿经
       “这是一个革命先烈的真情流露,字里行间既有对革命事业的坚贞不屈,又体现了对亲情的眷顾。”王浩介绍,在这封信中江竹筠表达了对胜利的信心——“苦难的日子快完了……现在战事已近川边,这是事实,重庆再强也不能和平、津、穗相比,因此大方的给它三四月的活命就会完蛋的。”
       信中江竹筠表达了积极乐观的心态,展现了不断求学的精神——“我们在牢里也不白坐,我们一直是不断地在学习。” 同时,她还对谭竹安提出了愿望,希望他也要不断学习,共同进步。
       在这封家书中,江竹筠做了最后的托付:“话又得说回来,我们到底还是虎口里的人,生死未定。万一他作破坏到底的孤注一掷,一个炸弹两三百人的看守所就完了。这可能我们估计的确很少,但是并不等于没有。假如不幸的话,云儿就送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孩子们决不要娇养,粗服淡饭足矣。”
       “此信写于1949年8月27日,由难友曾紫霞出狱时带出交给了谭竹安。”王浩说,信中的“云儿”是江竹筠和丈夫彭咏梧的独子彭云。彭咏梧牺牲时,彭云不满两周岁。江竹筠就义时,彭云才3岁多,后来彭云由谭正伦和谭竹安抚养长大。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江竹筠自己也做好了两手准备。如果出狱了,就继续为革命事业奋斗;但如果不幸牺牲了,她便将儿子托付给谭竹安。信中她告诫要培养孩子树立远大理想,决不可娇宠溺爱,饱含着一个革命母亲对孩子的深切厚爱和殷切希望,体现了一种崇尚艰苦朴素的共产党人家风。
       所以,这不仅是一封家书,还是一本教子书,一本育儿经。
       据了解,这封信也是江竹筠留在世间最后的文字。写信后不到三个月,她便英勇就义。
 
(本文转载自重庆日报,原标题为“用竹签蘸着棉灰制成的“墨水”写成“托孤信” 江竹筠:孩子们绝不要娇养,粗菜淡饭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