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同志诞生九十周年》纪念邮票

2022-12-15 重庆历史名人馆微官网 阅读 661

【编者按】茅盾(1896—1981),浙江桐乡人。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2005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评为重庆历史名人,是重庆历史名人馆内陈列的200位历史名人之一。

 

198674日,中国人民邮政发行《茅盾诞生九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2枚,分别为茅盾头像”“茅盾的工作像,描绘了这一文学巨匠的伟岸形象。


 1671092820141734.jpeg

茅盾头像


第一枚茅盾头像,画面主图为茅盾肖像及其亲笔签名,面部用笔浓重,突出了茅盾敏感细腻、坚守信念、执着追求、敢于抗争的性格。


 1671092838184849.jpeg

茅盾的工作像

 

第二枚茅盾的工作像,画面表现的是茅盾充满自信的半身坐姿,背景是茅盾的《子夜》手迹,字迹清楚、秀丽。《子夜》是茅盾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它的出版曾轰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坛。

茅盾,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嘉兴桐乡人。经典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虹》《霜叶红似二月花》,《蚀》三部曲(包括《幻灭》《动摇》《追求》)等,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包括《春蚕》《秋收》《残冬》)和《林家铺子》等,散文《白杨礼赞》《黄昏》《雾》《天窗》等。他还翻译了240多篇文学作品,涉及30个国家的150多名作者,涵盖了多样文学题材和文学样式,如科幻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社会评论和文学理论等。

茅盾生前把25万元稿费捐作奖金,用于设立茅盾文学奖,以表彰中国长篇小说创作方面的优异成果。他的作品极大地影响了20世纪早期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发展。同时,他对中国的科学、革命和民主思想的发展也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转载自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