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邓大姐”——缅怀邓颖超诗文诵读会举行
【编者按】邓颖超(1904—1992),广西南宁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社会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2005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评为重庆历史名人,是重庆历史名人馆内陈列的200位历史名人之一。
7月14日,由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淮安市妇女联合会主办,周恩来故居管理处、邓颖超纪念园、淮安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承办的“我们的邓大姐”缅怀邓颖超诗文诵读会在淮安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演艺厅隆重举行。
淮安市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周毅作开场致辞。他指出,今天的诗文诵读活动,既是对邓颖超同志的深切缅怀,也是弘扬老一辈革命家崇高精神的有效形式,又是扎实推进书香淮安建设的创新之举,鼓励新时代女性要从学习邓颖超优秀品质中汲取力量,把自身的追求奋斗融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去,用奋斗镌刻下永不磨灭的巾帼印迹。
诵读会在铿锵有力的诗文朗诵《跫音》中拉开帷幕。斯人已去,风范永存。淮安本土作家们围绕缅怀“我们的邓大姐”为题,倾情创作了11篇讴歌邓颖超同志崇高品质的感人诗文。舞台上,一首首饱含思念和缅怀的原创作品,在来自家乡各行各业优秀代表的深情演绎下,时而激情澎湃,时而温柔坚定,时而情意绵绵,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跫音》《对您的称谓》《你的三个名字》生动展现了邓颖超光辉奋斗的一生和伟大的人格风范;《念墙》《守候》《走过故居》饱含着婆家人对邓颖超的无限思念与崇敬;《一针一线缝出爱的春光》《好一朵木棉花》用细腻的笔触生动描绘出邓颖超付出与收获满满的爱;《最美的情书》《西花厅的海棠花》《海棠花开》唯美展现了周恩来邓颖超夫妇相濡以沫、风雨同舟的革命爱情。每一篇诗文无不诉说着“我们的邓大姐”的感人事迹,传递着家乡人民的深深思念。
诵读会上,现场嘉宾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点滴感悟,或深情回忆了曾在邓颖超身边工作、生活或受到关怀的切身感受;或分享了在学习、宣传研究邓颖超崇高品质过程中受到的影响与启迪。周恩来纪念馆首任馆长张天民回忆了当年在北京受到邓颖超接见时的珍贵场景;北京周家五兄妹代表周同来述说了当年不幸成为孤儿,却得到了周总理和邓妈妈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在他们的抚育下成长成才的感人故事;周恩来侄孙媳李清阳讲述了周恩来邓颖超的爱情观、婚姻观对周家晚辈的影响;吴建宁导演分享了在天津采访虹桥区70多个工人在周总理去世当月,为邓大姐寄去棉袄的难忘经历;廖心文女士分享了编写《周恩来传》的过程中曾受到邓大姐关心和指导的切身体会,深刻解读了邓大姐实事求是的优秀品质和高度的理想信念。邓颖超生前秘书赵炜、邓颖超生前警卫秘书高振普、周恩来侄女周秉德发来视频,分享了邓颖超在工作及生活中感人的往事,让与会人员深受教育和洗礼。
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局长刘震生在主持讲话中表示,邓颖超的优秀品质,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贵精神财富。在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伟大宏图中,我们要把对邓颖超的怀念和敬爱之心变成实际行动,不断践行她的崇高品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再铸辉煌。
(本文转载自周恩来故里景区,内容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