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桥魂茅以升

2022-07-13 重庆历史名人馆微官网 阅读 740

【编者按】茅以升(1896——1989)客籍,今江苏镇江人,著名桥梁专家。抗战时抵渝,设计建成中国首条客运缆车工程——望龙门客运缆车;作出长江大桥方案,列入《陪都十年建设计划》。2005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评为重庆历史名人,是重庆历史名人馆内陈列的200位历史名人之一。

 

1657695932631151.png

茅以升题写的“梦溪园”园名


1657695963327052.png

青年茅以升



茅以升(1896—1989年)是中国现代桥梁工程的先驱者,他一生学桥、造桥、写桥,被称为中华桥魂。

189619日,茅以升出生在镇江南门大街草巷。10岁那年,过端午节,同学们在南京秦淮河看龙舟赛,因为人多,致使秦淮河上的文德桥倒塌,砸死淹死了不少人。少年茅以升,立志长大后,一定要造出最结实的桥,避免这样的悲剧重演。1916年在西南交通大学毕业后,他以第一名成绩获得官费赴美留学资格,1920年获美国卡利基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回国。

茅以升一生标志性的成就是主持设计建造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钱塘江是著名的险恶之江,不仅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而且水势既受上游山洪暴发影响,又受下游海潮涨落的约束,若遇台风袭击,江面更是浪涌涛急,建桥难度巨大。 19338月,茅以升出任钱塘江桥工程处处长,全身心投入钱塘江大桥建设,他深入施工现场,亲自实践,采用射水法,克服了在厚硬的流沙上难以打桩的困难;采用沉箱法,克服了水流湍急难以施工的困难;采用浮运法,利用江潮的涨落巧妙地在桥墩上架设钢梁。在他主持下,成功地在激流汹涌的钱塘江上建起了长1453米、高71米的铁路、公路两用双层大桥。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桥梁,在中国桥梁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19377在大桥建设的关键时刻,抗日战争爆发了。913日,日本侵略者从上海金山卫登陆,11月中旬上海沦陷,杭州吃紧。1937926日钱塘江铁路桥通车,1117日公路桥通车,国家危难时候,钱塘江大桥的及时通车,使数以百万计难民和大量战略物资得以撤退到后方。就在公路桥通行的前一天,茅以升接到最高当局炸毁钱塘江大桥的密令。自己造的桥要自己炸,几年的心血和近万人的劳动成果将毁于一旦,他心如刀绞地说:这真比亲手杀死自己的儿子还不忍下手啊!然而,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茅以升知道,造桥是爱国,炸桥同样是爱国;造桥为中国人扬眉吐气,炸桥为阻挡日寇的侵略进攻。在接到命令的当夜,他指导把炸药全部埋放到位。但通过大桥撤退、逃难的人汹涌而来,炸桥任务被迫一推再推,直到1223日傍晚,日军兵临城下、已经能看到骑兵扬起的尘土了,才对通车不足百日的大桥实施了爆破。

抗战胜利后,茅以升只身来到杭州抢修大桥,但修好的大桥又在解放战争中被国民党飞机炸坏。19495月,杭州解放,茅以升再次来到杭州,对历经战乱的钱塘江大桥进行彻底修复。人们说,钱塘江大桥是茅以升造的,这是对他从筹建、建造、炸毁、修复全程领导工作的公正评价。

新中国成立后,茅以升主持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30多年,主持了武汉长江大桥设计并担任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负责人民大会堂结构设计的审查。晚年,他主持编写了有日、英、法、德、西班牙语五种文本的《中国古桥技术史》《中国的古桥和新桥》,对中国古今桥梁建设进行了系统总结。

茅以升是中国近代桥梁工程学的重要奠基人,担任过唐山路矿学堂(现西南交大)、南京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北洋工学院(现天津大学)、北方交通大学的校长、院长、教授,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才。新中国成立前他被选为中国工程学会会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新中国成立后他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在国际上,他是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会员、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会员、加拿大土木工程学会名誉会员、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院士(他是第一位获得这一称号的中国人)。为铭记他为我国桥梁工程做出的贡献,200619日,在他诞辰110周年之际,国家天文台宣布,将199719日由我国科学家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茅以升星,编号为18550号。

茅以升对家乡有很深的感情,他常说:镇江是个好地方,我为我是镇江人而自豪。1930年他毅然向教育部辞去北洋工学院院长职务,回镇江出任江苏省水利厅厅长,主持规划象山新港;1934年他安葬父亲于镇江蒋乔,1948年他从四川扶母亲灵柩回镇江与父合葬。晚年,他更是眷念家乡的山山水水,两次回到家乡,与家乡人民一起在伯先公园赏花灯、度中秋、庆国庆;他亲临镇江市第二中学,勉励家乡的青少年学科学、用科学,争当四化良材;他支持家乡的科技事业,为《镇江科技报》和《镇江要览》题签、题字。1985年是宋代大科学家沈括逝世890周年,镇江市举行纪念活动,茅以升欣然担任纪念活动的顾问,亲自为梦溪园题写园名,并请钱伟长、钱三强等当代著名科学家为梦溪园题词。

19891112日茅以升逝世后,镇江市派出工作专班赴京参与治丧善后工作;市政协编辑出版了《桥梁专家茅以升》一书。润扬大桥公园建有茅以升纪念馆,展出他的遗物800余件,生平事迹照片资料近200幅。茅以升以是镇江人而自豪,镇江以有茅以升而骄傲。

 

 

(本文转载自京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