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必武的公文包

2022-06-13 重庆历史名人馆微官网 阅读 790

【编者按】董必武(1886—1975),湖北红安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家和法学家。2005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评为重庆历史名人,是重庆历史名人馆内陈列的两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1655114668917989.jpeg 

这是一个牛皮质的黑色公文包,公文包尺寸长38厘米,宽25厘米,包内共分4层,盖上两个铜扣带上刻有上海华成厂造字样,是国家一级文物。这个公文包董必武1938年在武汉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工作期间,担任中共中央长江局民运部长和中共代表团成员时使用过的。这个黑色的公文包,见证了董必武为了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奋斗的人生历程。

19379月,董必武离开延安,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到武汉筹建八路军武汉办事处。至193810月武汉沦陷期间,董必武在武汉工作和生活了一年零一个月。其间,董必武带着他的公文包,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领导筹建八路军武汉办事处;领导中共湖北省委恢复工作;坚持全面抗战路线。这些工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是中国共产党设在国统区的一个公开合法的军事机关,主要负责与国民党有关部门的联系,比如要求国民党释放政治犯,营救被国民党关押的共产党员,领取八路军的军饷、枪支弹药、服装、医疗器械等,以及与各抗日友军联系等工作。除了筹建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以外,董必武还积极恢复和发展湖北、武汉地区的党组织,他不辞辛苦亲自发展党员,并同时参与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到了193810月,在他的努力下武汉全省各县的党员已发展到约3000名。

在武汉,董必武公开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战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通过董必武的宣传,国民党中的进步人士对中共的抗日有了新的认识。为了推动抗日群众运动,他发表多篇文章和演讲,就动员和组织武装民众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

董必武还积极指导和帮助开办抗日游击训练班,亲自为训练班选派适合的教员,亲自主持党员轮训和教育等工作。在组建新四军的过程中,董必武亲自传达中央指示,并派出几批干部去加强部队力量,使改编工作得以保质保量地完成。

为吸收广大进步青年进入到延安学校学习,中共中央长江局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设立招生委员会,由董必武任委员会主任,负责招生工作,董必武亲自介绍了许多进步青年、学生以及革命烈士的后代到延安去学习,这些人通过学习加入到八路军和新四军中,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一个黑色公文包见证的,不仅是董必武在武汉为抗战所做的艰苦的工作,更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作出的无私奉献。

 

(本文转载自成都日报,内容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