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历史名人故(旧)居系列 ——刘安恭故居
重庆作为有着三千年文明史、两千年建城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古往今来,培育了众多本籍历史名人,也吸引了大批客籍历史名人。他们在这里为了理想、信念和事业而奋斗,书写了岁月的华章,留下了宝贵的足迹。他们的故(旧)居是记录他们辉煌人生的有形载体,更是重庆丰富历史文化遗产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我们推出名人故(旧)居系列,以期开启一扇了解历史名人的“门”。
本期介绍红军高级将领刘安恭的故居。
重庆历史名人馆内陈列的刘安恭雕像
刘安恭(1899—1929),字季良,号与春,今重庆市永川区人。1917年赴德国留学,在比利时加入第三国际,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回国,担任成都市电话局局长。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奉党指示赴苏联学习。1929年回国后,历任中共中央巡视员、红四军军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红四军二纵队参谋长等职,参与领导红四军在赣南闽西扩大根据地的斗争。1929年10月转战广东东江,遭遇强敌,不幸身负重伤,壮烈牺牲,年仅30岁。朱德总司令称他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红军出色将领”。
刘安恭故居位于永川区何埂镇,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89年),坐北向南,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原为四合院布局,有平房30间,悬山式单檐小青瓦屋面,夯土墙体石门框,条石屋基。刘安恭在此出生,度过童年。
刘家是当地的书香门第,刘安恭祖母出身大家,识文断字,是刘安恭的启蒙老师。刘安恭父亲是清末举人,思想开明,倾向进步,曾在辛亥革命中带领家乡群众参加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活动,并担任当时永川县的第一届民选县长。后任四川警监学校校长,从事教育工作,著有《典狱学》。优越的家庭环境也为刘安恭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他从小在家中阅读父亲收藏的进步书刊,父亲的革命思想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民国初年(1912年),12岁的刘安恭随父亲离开家乡,前往成都求学。之后他赴德留学,与中共旅欧支部的朱德等人志同道合,从此踏上革命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刘安恭故居房屋陆续分配给当地村民居住,由于年久失修,屡经拆毁,原院落主体不复存在,仅残存正房,其余房屋均已破败。现为永川区革命遗址保护点,故居院门口的刘安恭塑像,身骑骏马,迎风而立,再现了这位红军出色将领的勃勃英姿。
刘安恭故居
刘安恭塑像
- 上一条
- 下一条重庆历史名人故(旧)居系列 ——黄开基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