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历史名人(二):赵智凤

2020-09-17 重庆历史名人馆微官网 阅读 1337
       宗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2016年的全国宗教会议上指出:“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关系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关系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中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从古至今,诸多宗教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既保留着各自独特的宗教文化特征,又与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社会文化、道德伦理等不断碰撞、交流、互鉴,发展出独具特色的中国宗教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庆历史名人馆陈列着数位宗教名人,以道教和佛教为主。道教名人有陈抟;佛教名人有:赵智凤、道隆、破山、竹禅、太虚。他们在宗教文化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发展、社会进步亦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期介绍大足宝顶山石窟的创凿者——赵智凤。
 
重庆历史名人馆陈列的赵智凤雕像
 
       赵智凤(1159—1249),法名智宗,南宋昌州(今重庆市大足区)人。他用毕生精力,主持营建了规模宏大的宝顶山石窟,将佛经里的佛学理论、佛传故事形象地呈现在石壁上,真实反映了宋代百姓的生活状况。宝顶山石窟作为“大足石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石窟艺术上的一座丰碑。
 
       少年出家  修习佛法
       赵智凤5岁时,母亲身患重病,因家境贫寒无钱医治,他只好去附近的古佛岩庙求助一位老和尚,“委身以救母之疾,落发剪爪入其中为僧”。其母病愈,赵智凤便到古佛岩庙追随其师弘扬佛法,“凡可以济人利物者,靡所不至”。
       16岁时,赵智凤外出云游。在四川弥牟镇(今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弥牟镇)圣寿本尊院,他勤读经书,虚心求教。潜心学习3年后,他的知识丰富了,眼界拓展了,对佛法有了更深的领悟。学有所成的赵智凤立志要做一个大法师,把自己学习和参悟的佛法传播给大家。
 
       毕生坚守  创凿石窟
       1179年,20岁的赵智凤返回家乡大足。当时大足地区佛教氛围浓厚,且石像雕刻技艺精湛,于是赵智凤决心以石刻造像的方式建设一座大型的佛教密宗道场。他传持柳本尊法旨,先建起了圣寿本尊殿,名大宝楼阁(即今宝顶山小佛湾和圣寿寺),用于信徒受戒和修行,并将该山命名“宝顶山”。在这里,他虔心传教,普施法水,使佛教密宗的影响越来越大,信徒越来越多。
       随后,赵智凤仔细观察宝顶山的前岩后洞,按密宗道场的格局,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又四处化缘筹措资金,在宝顶山“U”形沟中一次性雕琢了近万尊佛像。他清苦70余年,建成了广大宝楼阁(即今大佛湾)。在长500米、高10余米的崖壁上雕凿了:八大六通护法像、六道轮回图、华严三圣像、千手观音像、释迦涅槃像、九龙浴太子图、牧牛证觉、柳本尊证觉像等,其中穿插碑记、题刻、佛塔,形成气势磅礴的宗教道场。
现在,宝顶山石窟多处留有“假使热铁轮,于我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热铁轮里翻筋斗,猛火炉中打倒悬,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等偈语,彰显了赵智凤的笃志、苦行与坚韧,从中可一窥宝顶山石窟工程的浩大与艰辛。
       赵智凤具有让人惊叹的组织能力和设计水平。他主持雕刻的宝顶山石窟造像十分自然,每尊佛像的面貌、姿态、表情各有特点,无一雷同。他还对雕像进行世俗化、生活化处理,附简要的文字说明,使深奥的佛教理义更加大众化、通俗化,也赋予佛教石窟生气和灵性。特别是大佛湾近万尊造像,题材不重复,龛窟间既有教义上的内在联系,又有形式上的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宝顶佛光  影响深远 
       宝顶山,山秀岩深,谷幽洞灵,隐含“佛国仙境”气象。赵智凤穷毕生精力,领着一帮工匠弟子,为后世留下一处宏大的佛教密宗道场——宝顶山石窟,进而使宝顶山成为巴蜀佛教密宗中心,为中国佛教密宗史增添了新的一页。清康熙年间史彰《重开宝顶碑记》中记载:“(宝顶)历代香火最盛,名齐峨眉。蜀人有上朝峨眉,下朝宝顶之语。”
       宝顶山石窟是中国石窟艺术生活化的典范,是石窟艺术的集大成之作,也是大足石刻的精华所在,将中国石窟艺术推上了最高峰。1999年12月1日,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五山”为代表的大足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宝顶山石窟不仅是我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也是民间文化艺术的大本营。每年一次的宝顶香会,始于南宋,兴于元明,盛于清代、民国,至今不衰,是佛教信仰中国化的演绎、表达和传承。
       赵智凤作为“川密”大阿阇黎,又是中华民族一代文化巨匠,精通三藏,洞悉民俗,知众生心,与时俱进,海纳百川,革故鼎新。其创凿宝顶山摩崖造像,将佛教与中国文化完美融合,功绩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