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针”济世 传承中医 ——吴棹仙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是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总结。几千年的临床应用,证实了中医药在治病、防病及养生方面,都是有效可行的。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医务工作者全力以赴,采取中医、中药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措施,使患者得到有效诊治,助推全国疫情总体防控战阻击战取得阶段性成果。
中医传承至今,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中医药学者的刻苦钻研和开拓创新。下面要介绍的,就是重庆历史名人之一,当代著名医经、针灸学家吴棹仙。
吴棹仙(1892—1976),四川巴县(今重庆巴南区)人。1905年入巴县医学堂,后在重庆官立医学校、重庆存仁医学校学习。1932年,开始从事中医药学教育。1935年,重庆国医药馆成立,任馆长。1939年,创办重庆中医院和巴县国医学校。新中国成立后,历任重庆中医进修学校教师,重庆市第一、第二中医院院长等职。先后当选为重庆市政协第一、二届委员,四川省政协第二届委员、四川省第三届人大代表等。著有《灵枢经浅注》《子午流注说难》等。
除病“神针” 名动重庆
吴棹仙出身于乡间一户普通人家,其父是当地老中医。吴棹仙从小耳濡目染,对医学产生了浓厚兴趣。1905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巴县医学堂,正式走上医学道路。3年寒窗苦读,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医学基础。之后他考入重庆官立医学校和重庆存仁医学校深造,得诸多名师教诲,在医学研究上颇有心得,医术始自成一家。
1918年,吴棹仙与友人在重庆合办双桂堂药店,正式行医。吴棹仙头脑精明、医术精湛,既能谨遵“治病求本,辨证求因”的行医原则,又能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用针,用药,或针药并用,还能“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因吴棹仙医术高超,双桂堂药店在当地声名鹊起。后来,吴棹仙得到针灸专家许直礽“子午”“灵龟”针法秘传,医术更为精进。他能根据患者病情轻重、体质、寒热、脉象等,采用不同时辰进针和不同针刺手法治疗,使不少危重病人针到病除,被人誉为“神针”。
维护中医 不遗余力
1929年,国民政府发布《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主张废中医、存西医。全国中医闻讯,强烈反对。他们在上海成立“全国医药总联合会”,奋起声讨国民政府这一主张,为维护中国医药学而全力抗争。吴棹仙被任命为该会重庆分会的常委,在重庆《商务日报》开辟“医药周刊”,以“虎非鱼子”为笔名,撰写《东方生风辩》《阴阳学说》《营养与卫生》等文,抨击国民政府废除中医的主张,并领导重庆中医药同人全体罢工3日,以示抗议。
吴棹仙一直致力于兴办中医学校,为国家培养中医学人才,力图振兴中医。1932年,吴棹仙与人共同创办巴县国医学舍(后改名重庆市国医传习所),从事中医药学教育,1935年又在学舍内开办女生部。全面抗战爆发前,学舍共培养学生60余人。这批学生后来都成为当地一代名医。
1935年,吴棹仙与医药界同人成立重庆国医药馆并任馆长。药馆多方搜求药材,改良旧方,炮制新药,以应社会需要。药馆设施诊处、施药处,聘请内、外、妇、幼、针灸医生轮流值班,惠及贫困病人,造福一方百姓。
办学著述 振兴中医
抗战期间,尽管时局艰难,吴棹仙依然坚持办学校培养人才。他多方考察,历尽艰辛,自筹经费,于1939年创办重庆中医院暨巴县国医学校。1940年秋,学校正式对外招生,原在重庆国医传习所未毕业的学生也转来该校继续学习。吴棹仙为学校编写《国医生理学》《国医病理学》等多本医学讲义,并亲自授课。他不厌其烦,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学生评价他“如天铎,叩之则鸣”。
新中国成立后,吴棹仙被聘为重庆市中医进修学校教师,后任重庆市第一、第二中医院院长。吴棹仙深知医学科学日新月异,学无止境,常以“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和“金针度人,巧妙自成”之理激励学生,启发学生勇于创新,多闻博识,学校的好学求进之风蓬勃兴盛。
1956年,吴棹仙作为特邀代表,参加第二届全国政协会议。在会上,他将珍藏的《子午流注环周图》献给毛泽东主席,受到毛主席的嘉勉。1963年,吴棹仙作为全国4位特邀中医顾问之一,参加了全国中医教材审编会议。
吴棹仙的医术和医德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治病救人的同时,他不辞辛劳,培育中医药人才;呕心沥血,总结行医经验,传承中医药学。其著述对于中医学的传承发展,有极高的学术和实用价值。
子午流注环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