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科技前沿的近现代重庆历史名人(一): 任鸿隽
1949年10月1日的礼炮声,开启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崭新时代。为了中华民族“站起来”,近现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用热血、汗水和生命书写下了宏大篇章;为了中华民族“站起来”,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们都是谋求中国富强、民族复兴的追梦人。
重庆历史名人馆陈列的历史名人中,也有这么一群追梦人。面对近现代以来西方列强凭坚船利炮野蛮侵略、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的局势,他们立志学习、传播和钻研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力图让积贫积弱的中国变得富裕而强大。他们是:任鸿隽、李承干、翁文灏、翦伯赞、吴棹仙、茅以升、侯光炯、黎鳌、芶文彬。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科技整体能力持续提升,一些重要领域方向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此刻,让我们一起缅怀筚路蓝缕、风雨兼程的他们——站在科技前沿的近现代重庆历史名人。
本期介绍著名科学家、教育家任鸿隽。
任鸿隽(1886—1961),字叔永,出生于重庆垫江。1908年赴日留学,后在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任四川支部长。1911年武昌起义后回国,曾任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秘书。1913年留学美国。1918年回国后,先后任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兼北洋政府教育部专门教育司司长、国立东南大学副校长、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干事长等职。1935年出任四川大学校长。1938年,被选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图书馆馆长、上海市科技协会副主席等职。
一、扬起科学救国的旗帜
1913年,任鸿隽考入美国康奈尔大学文理学院,主修化学和物理学专业。这期间,他经常思考科学与国家、民族发展的深远关系,并得出结论——“现今世界,假如没有科学,几乎无以立国”。由此,任鸿隽在留学生群体中兴起了“科学救国”运动。
1914年,任鸿隽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发起成立科学社,集资创办《科学》月刊。次年,中国科学社正式成立,这是中国最早的综合性科学团体。《科学》月刊也于同年正式问世,公开出版,这是我国最早的综合性科学杂志,“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帜志”,划出了科学传播的一个新时代。
任鸿隽作为中国科学社社长,与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知识分子一起,以中国科学社和《科学》月刊为平台和载体,为促进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16年,任鸿隽从康奈尔大学毕业后,又考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化学工程专业。
《科学》创刊号
二、中国科学事业的拓荒者
1918年,任鸿隽回国开始了在中国大地的科学拓荒事业。他领导的中国科学社坚持“民办”科学的独立道路,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肯定,被视为中国科学界的代表组织。
1925年,任鸿隽被任命为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简称中基会)干事长,他发展中国科学事业的主张得到中基会的支持。任鸿隽运用中基会的财力,大力兴办科学事业,资助科学机构,创办研究组织,对学有所成的科学家设置研究教席,对科学研究有成绩者进行奖励,还相继派遣了大批有志于科学事业的青年出国深造,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科学人才。
1935年,任鸿隽被委任为四川大学校长,经过全面调查研究,他发动全校各单位主管,一同拟定了改建四川大学的宏伟计划,包括兴建图书馆、大礼堂,开办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等,大力改革校务,整顿学风,在学校推行新文化和自然科学。经过多方努力,他的一系列计划取得了全校师生和教育界的支持。
三、毕生为科学事业奋斗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科学社和中基会转移至重庆北碚。任鸿隽没有停止他的科学事业,因陋就简,在研究所内筹建实验室,使科研工作得以正常进行。在这段艰难岁月里,任鸿隽坚持翻译完成英国自然科学家威廉·塞西尔·丹皮尔所著《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宗教的关系》一书。1946年3月,该书以《科学与科学思想发展史》之名在重庆出版,这是我国较早的一部科学史译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科技事业。任鸿隽亲眼见到科技之火终于在祖国大地上呈熊熊燃烧之势,大感振奋,在征得中国科学社的理事及全体社员同意后,将中国科学社所属各项事业和财产以及大量书刊移交国家, 1960年全部移交完毕。至此,历时45载的中国科学社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1949年,任鸿隽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参与共商建国大计。此后,任鸿隽历任中央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人大代表,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科联常务委员及上海科技图书馆馆长和上海图书馆馆长等职,继续为促进科技事业发展尽心尽力。
任鸿隽知识渊博,著述丰富,一生撰写论文、专著和译著300多部(篇),内容广泛,涉及化学、物理、生物、教育、政治、文学、科学思想、科技史研究等多方面。主要著作有《科学概论》《科学名人传》《大宇宙和小宇宙》《最近百年化学的进展》《中国科学社社史简述》等以及自传《前尘琐忆》。
任鸿隽是我国科学普及、科学教育等领域的先驱者和领军人物,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发展呕心沥血、毕生奋斗,在我国近现代科技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的学术思想和对科学事业的开拓精神,至今仍是学术界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