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巧作人名诗
文/颜坤琰
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重庆兴起了写人名诗的热潮,老舍是这个活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吴组缃1982年在《〈老舍幽默文集〉序》中曾谈到人名诗的写作缘由:
在重庆最无聊的是空袭中躲防空洞的时候。常常进了洞就出不来,久久闷坐着,无以自遣。后来我们就拿文艺界的人名拼凑诗句。一次,老舍把膝头一拍,对我说:“大雨冼星海!看这一句有多雄阔!有本领,你对!”我对上句“长虹穆木天”,他也说不差。一次我说:“你听这一句:梅雨周而复。”他想了想拍手说:“蒲风叶以群!多棒!”
赵清阁在《〈长相忆〉自序》中,回忆了当年老舍创作一首与她有关的人名诗的情景:
老舍的旧体诗也有极高的造诣,二战时在重庆,朋友们每联句赌酒,他联的既快又精;他还善于集人名为诗,很有风趣,朋友们称赞他的这种诗作。他给我写过一首五言绝句,是八个人名联集成的,一个虚字没有,不易。诗如下:
清阁赵家璧,白薇黄药眠。
江村陈瘦竹,高天臧云远。
此诗作于四十年代初,诗里的八个人当时都还年轻,如今相继凋谢,健在者仅一二人。走笔至此,不胜沧桑之感……人名诗难作,作得自然不露痕迹尤其难,我佩服老舍的才华。
这首人名诗诗意盎然,意境深远,引人遐思。诗中的赵家璧,现代作家、翻译家、编辑出版家;白薇,现代女作家;黄药眠,著名作家、诗人、文艺理论家、美学家;江村,诗人、戏剧家;陈瘦竹,小说家、翻译家;高天,诗人、新闻记者、编辑;臧云远,诗人。
1940年7月,回国不久的林语堂,为躲避日机轰炸而隐居北碚缙云山。一天,林语堂在缙云寺订了一桌素席,招待在北碚的几位文艺界朋友。应邀出席的有老舍、梁实秋、王向辰、赵清阁、方令孺等,并特邀寺庙住持僧、喜欢与文人交往的法舫作陪,老舍因此认识了多位缙云寺高僧。9月4日,老舍应缙云寺佛教友人之约,前去参观汉藏教理院,作了一次关于佛学与文学的讲演。1941年4月,老舍又应邀为缙云寺高僧、汉藏教理院太虚法师题诗,题的是一首人名诗。诗云:
大雨冼星海,长虹万籁天。
冰莹成舍我,碧野林风眠。
诗末附记:
民国三十年四月,集当代艺术家笔名成小诗。大雨,诗人孙大雨。冼君,音乐家。长虹、冰莹、成舍我、碧野,均为写家。万籁天,剧导家。林风眠,画家。写奉太虚法师教正。
全诗仅20字,共用8个人名,没有一个虚字,形象鲜明,格律严谨,朗朗上口,展现了老舍过人的才思。
潘孑农是中华全国戏剧家抗敌协会常务理事,与“文协”总务部主任老舍时有往来。这期间,老舍写过一首《赠潘孑农》的人名诗。诗云:
天翼高长虹,田间潘孑农。
佩弦卢冀野,望道吴云峰。
万籁鸣秋苇,独清徐转蓬。
霞光王统照,常任侠何容。
这首五律诗由16位文艺家的名字组成,寓意深长,赞美潘孑农像农夫一样在文艺园地里辛勤耕耘。
老舍虽然忙,但他没有停止对人名诗的思索,当他灵感的火花在某个瞬间迸发时,他便随时记录下来,与好友切磋。若他实在无法分身来把这些“锦言妙语”敷衍成篇,便邀好友吴组缃共同完成。如吴组缃1941年4月4日在重庆《新蜀报》副刊《蜀道》上发表的《与抗战有关——近体诗十首》中的两首,《野兴》与《城望》:
野兴
望道郭源新,芦焚苏雪林。
烽白朗霁野,山草明霞村。(老舍句)
梅雨周而复,蒲风叶以群。(老舍句)
素园陈瘦竹,老舍谢冰心。
城望
满城王冶秋,郭沫若洪流。
碧野张天翼,胡风陈北鸥。(老舍句)
王冶秋评论老舍这句“胡风陈北鸥”有杜诗的气魄。北大中文系教授方锡德认为,包括这两首在内的10首近体诗,诗风古朴隽逸,直追唐人风致。
- 上一条
- 下一条曾国藩与江津文人李嗣元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