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援驻节彭水留史迹
文/王程辉
马援像
马援(前14—49),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世称“马伏波”。
东汉建武二十四年(48年),“七月,武陵蛮寇临沅”,马援以62岁高龄请缨挂帅平叛,“率中郎将马武、耿舒、刘匡、孙永等,将十二郡募士及弛刑四万余人征五溪”。
马援南征途中曾驻节彭水。有明确记载的有两处:一是壶头山,“县城西,汉建武中,武陵蛮叛,帝遣马援征讨,常偃兵山下”;二是伏牛山,“县东北一百里,状如伏牛,横亘三十余里,为黔彭之界。昔汉马援出师,征武陵蛮,尝驻师于此”。清乾隆年间巴县知县王尔鉴行经此处,作《亭子关》一诗凭吊马援南征事,诗曰:“黔彭此分界,重叠山钩连。万壑辟溪洞,儴蜑潜其间。在昔啸烟雨,出没恒无端。所以马伏波,曾征武陵蛮。”
马援一生东征西讨,战功赫赫。尤其是平定交阯、五溪的两次南征,对我国岭南和武陵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今重庆、湖南、广西、广东、海南等地仍广泛存在“伏波信仰”,各地均有因纪念马援而出现的地名以及为祭祀马援而设立的伏波祠(庙)。彭水作为马援南征途经之地,也留下了诸多与马援相关的史迹。
1928年秋,彭水县城发掘出大书法家颜真卿手书、皇甫华镌刻的一方石碑(今佚,仅存拓片),碑文曰:“马伏波云:‘闻人之过,如闻父母之名,耳可闻而口不可道也。’有唐大历三年夏四月,金紫光禄大夫行抚州刺史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书。道士谭仙岩立。镌者皇甫华。”颜真卿所录伏波语出自马援名文《诫兄子严敦书》。马援此语意在训诫马严、马敦两位侄子当谦虚谨慎,勿妄论他人是非,显示了马援敦厚自重的处世之风。出土的这方石碑说明,彭水的“伏波信仰”在唐代即已出现。
彭水历史上还曾建立过两座祭祀马援的神祠。《明一统志·重庆府》载:“马援祠。在彭水县西壶头山之麓,汉伏波将军破武陵蛮时,偃兵于此,故人为立祠。”
马援在彭水备受尊崇,与唐代长孙无忌、北宋黄庭坚并称“彭水三贤”,一同入祀东山摩云书院之侧的三贤祠,“每岁春秋仲月诹吉致祭”。
明代彭水贡生、延安知府栾为栋曾作《三贤祠》,表达对以马援为首的“彭水三贤”的景仰:
人事有代谢,富贵终销歇。独有此浩气,不随时代灭。
文渊拥大志,辅机号英杰。山谷富文艺,追随轼与辙。
三贤行不同,各自有大节。彭邑合祀之,俎豆光前哲。
摩围崎比高,黔江流增洁。君子有徽猷,追思壮志热。
诗中“文渊拥大志”句,典出《后汉书·马援传》:“马援,字文渊。……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马援又曾对友人孟冀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此即成语“马革裹尸”的出处。马援在南征五溪时战死沙场,践行了他“男儿当马革裹尸还”的壮志豪言。
马援在彭水的遗迹如今皆已无存,但他胸怀大志、老当益壮,为靖边安邦不惜马革裹尸而还的浩然之气,经由颜真卿书法碑、马援祠、三贤祠以及彭水历代文士的吟颂,代代流传。
(本文写作中,主要参考了《后汉书·马援传》《彭水清代方志集成》
《彭水县史料辑成》等文献)(本文图片提供/王程辉)
- 上一条傅抱石的“穷”
- 下一条“文人县官”国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