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珍镇抚黔中
文/王程辉
彭水山寨今貌
赵国珍(?—768),唐代牂牁郡(今属贵州省)人。历任黔中道(治所在今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采访使判官、黔州都督、黔南节度使、工部尚书,受封汧国公,追赠太子太傅。他是一位对唐代以黔中道为中心的西南民族地区有重要历史贡献的人物。
“赵国珍,牂牁之苗裔也。”牂牁,是唐代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落,其活动范围主要在黔中道黔州都督府所辖的羁縻州地区。羁縻州是唐王朝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所置之州,以当地部落首领为都督、刺史实行统治。部落首领任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赵国珍即为牂牁部落首领、牂牁刺史赵君道之子。
赵国珍初为黔中道采访使萧希谅治下的采访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唐王朝与南诏在西南地区爆发边境战争。战争初期,唐军接连遭遇败绩。赵国珍因“有武略,习知南方地形”,被宰相杨国忠擢为黔州都督府都督。在赵国珍的指挥下,唐军屡屡击败南诏。
其时,李白有诗《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论及赵国珍:“君为鲁曾子,拜揖高堂里。叔继赵平原,偏承明主恩。风霜推独坐,旌节镇雄藩。”赵判官之叔即赵国珍,李白在诗中将其比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赵国平原君赵胜,足见赵国珍在当时战功卓著,深得恩宠。
后安史之乱爆发,唐室播迁蜀中。黔中道西临剑南,战略地位凸显,唐王朝为加强对此地的控制,“升五溪经略使为黔中节度,领黔中等诸郡”,赵国珍成为黔中道首任节度使。
黔中道在赵国珍的治理下,人民安居,社会稳定,全境无虞。
唐大历元年(766年),杜甫在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送友人赴黔州,作诗《赠李十五丈别》,对赵国珍治黔赞誉有加。其诗曰:“北回白帝棹,南入黔阳天。汧公制方隅,迥出诸侯先。封内如太古,时危独萧然。”《旧唐书·赵国珍传》载:“在五溪凡十余年,中原兴师,唯黔中封境无虞。”《新唐书·南蛮传》云:“护五溪十余年,天下方乱,其部独宁。”
赵国珍对巩固西南边防、维护黔中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受当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据清同治四年(1865年)修撰的《彭水县志》规建志碑碣下录:“唐黔南节度使赵国珍德政碑。《碑目考》:上元二年立,在州南隔江。”即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黔中百姓以赵国珍有德政,为其立碑。
唐宝应元年(762年),“代宗践祚,特嘉之,召拜工部尚书”。赵国珍由边地节度升任朝中重臣,其文治武功得到朝野上下的广泛认可。
今重庆市民族博物馆(位于重庆黔江)藏有一口唐钟,钟腹镌刻有铭文“金紫光禄大夫、工部尚书、兼黔府都督、御史大夫、持节充本道观察处置选补等使汧国公赵国珎”,“珎”,即“珍”。除被赐予高官显爵外,唐王朝还将嗣徐王李延年之女嫁与赵国珍。少数民族首领联姻宗室,这在唐前期西南地区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大历三年(768年)九月,赵国珍“以疾终,赠太子太傅”。从赵国珍任职封爵及死后追赠的官衔来看,其生平贡献和地位得到了唐朝廷的充分肯定。
赵国珍身兼牂牁部落首领和黔中道军政长官,镇五溪,抚黔中,败南诏。安史之乱中,他出兵勤王,解南阳之围,力阻叛军南下。他对黔中道的有效治理,推动了唐代西南地区民族融合和开发,对维护唐王朝的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写作中,参考了《旧唐书》《新唐书》《唐刺史考全编》《彭水清代方志集成》等文献)
- 上一条王士禛江津系舟写诗寄友
- 下一条赵藩在酉阳的勤政廉政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