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在夔州留下《观化帖》
宋濂画像
宋濂(1310—1381),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等,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省义乌市),后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省浦江县)。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为《宋学士全集》75卷。明太祖朱元璋誉之为“开国文臣之首”。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一代大儒,太子老师,曾常伴皇帝左右,为国家制定了许多政策法令的宋濂,在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留下了他最后的文章,溘然长逝。
宋濂自幼多病,家境贫寒,但他聪敏好学。明初时,他受朱元璋礼聘,为太子朱标讲经。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洪武十年(1377年),宋濂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今四川省北川、汶川一带)。
宋濂带着儿子和孙子,乘船沿长江而上,走了近一个月,才进入三峡。
对长江三峡雄奇秀丽的风光,宋濂年轻时在一些诗文中就曾描绘,并盼望有朝一日能到此游览。而今当他置身在这山水画卷之中时,已是重病缠身的老人了。船驶进夔州地界,宋濂生命垂危,家人只好上岸求医。按当时朝廷法规,流放之人不得随便走动。幸喜夔州通判桑以时是宋濂同乡,平时又仰慕其名,他热情接待,找了座清静的寺院安顿宋濂一家老小,并请当地最高明的医生赶来为宋濂治病。
然而,宋濂年已古稀,且病入膏肓,在夔州经几十天的治疗,却全然无效。弥留之际,他在夔州写下了82字的《观化帖》,这是他最后的人生思考。
这篇文章虽然不存于他的文集中,但是《金华徵献略》作了节录,并题为《观化帖》:
君子观化,小人怛化。中心既怛,何以能观?我心情识尽空,等于太虚。不见空空,不见不空。大小乘法门,不过如此。人自不信,可怜可笑。示恪示怿。
文中的“恪、怿”,是指在他身边的两位孙子。“示”则明显表明了留示后人的用意。“观化”的“化”,是说生与死,一种有形的转化。《观化帖》表述的不只是对死亡的达观,其实也是乐观。因为宋濂一生道德载文,道与天地并运,这便是永远之生命。他如此自信,又把这样的自信传达给两位孙子,让他们不要悲伤,莫怨尤,要善自观化,不要被外物所动。他觉得,人生在世,“化”是必然的,关键是要达观乐观,不要悲观,更不要绝望。否则,就是“小人”,是“可怜可笑”的。《观化帖》以佛家的空幻,谈到了生与死这对矛盾的天地之道,表达了宋濂对生死的达观。
宋濂逝世后,桑以时选择在莲花峰安葬了宋濂。
莲花峰在夔州城后,山形似倒放的莲花,是宋代学者周敦颐流连忘返之地。周敦颐写有著名的《爱莲说》,并著有《太极图说》。夔州人于是把这里称作莲花峰,峰顶建有太极亭。曾经官至陕西道御史,遭罢官来到夔州的浙江人余郁,听闻宋濂葬于莲花峰,把家迁到了宋濂墓旁,守护坟茔。宋濂的后人则每年都要长途跋涉前来这里上坟。
宋濂在夔州病故的消息传出后,人们都为这位文学大家的逝世而痛惜。曾受宋濂教诲的著名学者方孝孺更是痛心疾首,写了一首为宋濂鸣冤叫屈的悼诗——《奉怀宋太史用“尽”字韵》:
隆替存恒期,含生会当尽。
独遭诬枉构,既往有余愍。
为了悼念先师,方孝孺先后写了8篇祭文,替宋濂的冤死呼吁。洪武十六年(1383年)四月,方孝孺还特地到夔州祭奠,并“恤其家”。
直到明弘治年间,四川巡抚马俊、金华知府刘苣等人极力上奏,宋濂的冤情才得以昭雪。宋濂墓从夔州迁到了华阳县(今属四川省成都市)。
夔州的莲花峰与三位历史名人结下了不解之缘:除了周敦颐、宋濂外,宋代的状元王十朋到夔州为官,也常到莲花峰游览,写了不少咏叹这里山水风光的诗文。因周敦颐号莲溪,王十朋号梅溪,宋濂号潜溪,人们在莲花峰上建了座“三溪祠”(又名“三贤祠”),岁岁祭祀。三位历史名人为夔州这片土地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 上一条张先程师孟词联赠别
- 下一条胡文虎肩负使命走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