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游击小卒”彭泽湘

2023-04-26 重庆历史名人馆微官网 阅读 1188

/毛峥嵘

 

彭泽湘(1899—1970),湖南省岳阳市人。中共早期党员之一。大革命时期,他对湖北地区党的发展,对国民军和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的军事统战工作,做出了显著成绩。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他因反对王明“左”倾路线,被开除党籍。此后,他以“党的游击小卒”自勉,团结进步人士,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解放战争时期,他争取傅作义和平起义,贡献突出。

 

在苏联加入中国共产党

1919年6月,彭泽湘考入北京俄文法政专门学校。在校期间,他与北京大学教师、苏共党员鲍立维,俄文法政专门学校教师潘格拉脱夫和苏联远东共和国驻北京的代表优林有接触,同情和向往社会主义,曾参加革命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                             

1921年6月,彭泽湘从俄文法政专门学校肄业后,从事宣传赈济俄灾的工作,与上述苏联友人交往更加密切。1921年7月,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赴俄赈灾代表团。临赴苏联前,优林给了他一封信,介绍他到苏联后可联系共产国际东方部。

1921年11月,中国人民赴俄赈灾代表团把粮食运到古比雪夫省和乌发省交接办后,彭泽湘前往莫斯科,经共产国际东方部主任维经斯基介绍,进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简称“东大”)学习。

1922年12月,彭泽湘经瞿秋白和中共旅莫支部书记罗亦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旅莫支部发展的少数早期党员之一。1924年,彭泽湘担任中共东大支部宣传训练委员、东大支部书记。

 

回国从事军事统战工作

1924年秋,彭泽湘奉调回国,出任中共湖北区委书记。1925年8月,改任中共豫陕区委宣传部部长兼军事特派员,主要从事军事统战工作,直属中共北方区委书记李大钊领导。

1926年四五月间,彭泽湘受李大钊委派,到四川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与军阀杨森谈判,达成脱离军阀吴佩孚、编为国民革命军序列,拟出兵鄂西、参加北伐等协议。9月,彭泽湘出任中共鄂区区委书记。

为迎接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彭泽湘重视党的组织发展、工人运动、青年运动,特别是军事运动。在北伐军入鄂第二期作战中,中共鄂区区委为收复鄂西、鄂北、鄂东做了大量工作。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彭泽湘受中共中央指派,开展对唐生智的工作。1926年11月,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彭泽湘出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

1927年1月,国民政府正式从广州迁到武汉,蒋介石却出尔反尔,要求迁到南昌,与武汉政府进一步尖锐对立。当时奉系军阀向南推进,直逼武汉。是东征讨蒋,还是北伐讨奉?争论不休。苏联总顾问鲍罗廷、中共领袖陈独秀、国民党左派邓演达等主张继续北伐。彭泽湘同唐生智一起率部前往河南前线,和奉军对峙。不久,长沙发生反革命的“马日事变”。唐生智急电平乱,并派彭泽湘回武汉与各方商讨解决办法。彭泽湘以中共代表身份参加了由国民党(陈公博)、中共(谭平山和彭泽湘)、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和唐生智方面(邓介山和周鳌)4方6人联合组成的赴湘专门查办组,行至岳阳,却受到湖南军阀何键部的阻止,险被扣留,幸有邓介山从中活动营救,查办组才平安回到武汉。面对这种严重局势,中共中央指令彭泽湘立即返回河南前线,密切观察唐生智的动静,以防其关键时刻有变。唐生智起初的态度尚好,但不久即决定“分共”。彭泽湘遵中共中央指示,离开唐生智部到武昌,接着赴上海转道苏联学习。

1682479292208335.png 

北伐军出征

1930年秋,彭泽湘从苏联回国,在上海中共沪中区委从事宣传工作。

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召开。不久,王明实际主持中共中央的工作。彭泽湘因反对王明“左”倾路线,被开除党籍。对此,彭泽湘说:我虽已被开除,但我今后作为党的一个游击小卒,仍要从事反帝、反国民党反动政权的活动。

 

积极投身抗日反蒋斗争

1931年1月到1933年秋,彭泽湘被蒋介石通缉,在上海过着隐蔽、艰难的生活,但他始终不忘永远做“党的游击小卒”的誓言。

1933年夏,彭泽湘与章伯钧到张家口做过冯玉祥部队的工作。后来他把工作重点放在通过黄琪翔设法劝十九路军蔡廷锴联共抗日,参与了“福建事变”。

1934年1月,“福建事变”失败。彭泽湘再次遭到蒋介石的通缉,被迫逃往香港。

在香港,彭泽湘与李济深等继续从事抗日反蒋活动。1935年,章伯钧、郭冠杰找到彭泽湘,商量恢复建立第三党。

第三党原是大革命失败后,由邓演达和谭平山发起成立的一个政治派别。1930年,邓演达将这个党的名称改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彭泽湘一直对第三党的党纲和一些组成人员有看法,这次章伯钧、郭冠杰两人找上门来,他经过反复考虑,亮明了自己的观点:为了团结更多的人一致抗日反蒋,对第三党原来的党纲必须进行修订,突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主张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删除其中批评中共的全部内容。为此,彭泽湘承担了起草临时行动纲领的任务。彭泽湘修订临时行动纲领时,认真贯彻大家形成的共识,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该党的指导思想;党的行动总方针是,响应中共“八一宣言”,同共产党合作,实行联俄、联共、抗日、反蒋的总方针;党的名称改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为了说明党的历史渊源与连续性,在名称后面加上“(第三党)”。1935年11月,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第三党)在香港召开第二次全国干部会议(临时行动委员会的改组大会)。彭泽湘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常务委员、组织委员会书记。这次大会,不仅从组织上进行了改组,更重要的是重新修订了党纲,在第三党发展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1937年春,华北告急。彭泽湘到北平从事抗日联合战线工作。在大革命时期的老朋友李锡九的帮助下, 6月,彭泽湘赴延安会见毛泽东、张闻天等中共领导人,提出他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议,受到中共中央的肯定。

1940年秋,彭泽湘因内部人事不和,宣布退出第三党,专门担任主张抗日反蒋的李济深的顾问,继续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奔波。

 

争取傅作义和平起义

抗战胜利后,根据形势变化,第三党于1947年2月召开第四次全国干部会议,正式改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彭泽湘受邀出席会议,并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

1948年11月,受李济深委托,彭泽湘赴北平争取傅作义起义,和平交出北平政权。

在北平,彭泽湘从两方面开展工作:一方面,先找老友奔走,约民盟北京负责人、农工民主党负责人张云川共同参与策动。另一方面,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想方设法与中共联系。彭泽湘通过老友符定一与中共地下党取得联系,建立了与中共中央联系的可靠渠道。1948年11月18日,毛泽东在给罗荣桓、刘亚楼的一封电报中说:“傅作义经彭泽湘及符定一和我们接洽起义。据称,傅起义大致已定,目前考虑为起义时间、对付华北蒋军及与我党联系等问题。”毛泽东调整全局部署,决定东北野战军提前入关,以战逼和。为了让彭泽湘抓紧争取傅作义起义的工作,毛泽东起草了以聂荣臻名义致彭泽湘的电报,说傅作义既有志于和平事业,希派可靠代表至石家庄先作第一步接洽。彭泽湘立即将这个信息告诉傅作义。不久,傅作义派代表携电台赴解放区与中共谈判。12月22日,傅作义被列入战犯名单的新闻发布后,傅作义颇感失望,决定离开北平,命令和谈代表中断与中共方面的谈判。彭泽湘闻知,多方联络奔走,希望傅作义能与中共合作,并向傅作义转达了中共方面的意见。傅作义又派出正式代表,并请彭泽湘、张东荪陪同,再次与中共方面谈判。

1682479312423257.png 

北平解放,解放军和平入城

1949年1月16日,傅作义与兵临城下的人民解放军达成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基本协议。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1952年,彭泽湘被安排到人民出版社,从事翻译、编辑工作。他翻译出版的著作有《伟大的列宁》《季米特洛夫传》《美帝国主义与慕尼黑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