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唱妇随 共建报业 ——陈铭德邓季惺夫妇与《新民报》
陈铭德(左)和邓季惺
文/赵宾
陈铭德(1897—1989),重庆市长寿区人。1929年,在南京创办《新民报》(今上海《新民晚报》)。1937年,《新民报》迁往重庆出版。抗战胜利后,在重庆、成都、南京、上海、北平5地出版了8种《新民报》。《新民报》成为拥有“五报八版”的大报业系统,陈铭德被誉为“中国报业巨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铭德历任北京市社会福利局副局长、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协副秘书长,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常委和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上海《新民晚报》社顾问。
邓季惺(1907—1995),重庆市奉节县人。曾任南京《新民报》社副经理和重庆、成都、上海《新民报》社经理,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毛泽东任命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0年参加民建,历任民建第三、四届中央常委,第五届中央咨议委员会委员。曾任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北京《新民报》社经理、《北京日报》社顾问、上海《新民晚报》社顾问,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第三、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作育新民”《新民报》
陈铭德青年时代深受“五四”思想影响,后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
1924年秋,陈铭德从北京法政大学毕业后回到四川,先后在成都法政专科学校教新闻学,担任成都《新川报》总编辑和《大中华日报》主笔。
1928年,陈铭德被邀请去南京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做编辑。到南京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工作不久,陈铭德便对刻板的工作方式和国民党钳制舆论的做法产生了不满,认为国民党的新闻政策与孙中山倡导的民主自由思想相去甚远,于是产生了创办一份民间报纸的想法。他的想法得到了川籍同事刘正华、吴竹似的支持。随后,陈铭德辞去了国民党中央通讯社编辑职务,回到四川,全力筹措创办新报事宜。
1929年9月9日,《新民报》在南京创刊。《新民报》的寓意,就是“作育新民”,向青年宣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并有继承和发扬同盟会时期《民报》精神的含义。报头上“新民报”3个字,是由精于书法的吴竹似从孙中山的遗墨中摹写下来的;报纸选在9月9日这天创刊,是为了纪念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满腹诗书气自华
邓季惺的祖父、父亲和叔父都是当时巴蜀商界的名人。祖父邓徽绩在重庆开办了四川第一家近代工厂——森昌泰火柴厂,携邓季惺的叔父邓孝可在奉节创办宝华煤矿公司。邓季惺的父亲邓孝然被川汉铁路公司第一次股东大会推为董事局董事,还曾任中国银行四川分行行长。邓孝然、邓孝可两兄弟都参加了保路运动。邓孝可是保路运动宣传鼓动工作的先锋,被推为“保路同志会”文牍部部长,负责编发《四川保路同志会报告》日刊,参与创办四川咨议局机关报《蜀报》,并曾担任主笔。
邓季惺自幼在私塾学习,而她所具有的强烈女性意识,则与母亲吴婉不无关系。吴婉是位知书达理的开明女性,系同盟会会员吴梅修之妹,曾就读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回乡后创办了当地第一所女子学堂。正是这位母亲,趁丈夫邓孝然出川之机,让女儿邓季惺离开家乡,溯流而上到重庆,考入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当时,恽代英、张闻天、萧楚女等都曾在重庆二女师任教。受二女师这些任教先生进步思想的影响,邓季惺积极参加校内外开展的争取民主的活动,逐步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绅商出身的家世背景,父辈参加政治运动和革命宣传活动的影响,以及母亲的支持,对邓季惺日后投身新闻出版事业并取得成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邓季惺后来成为了一位出色的女报人。
“刘备”得到“女诸葛”
1931年7月,邓季惺的丈夫、《新民报》创办人之一吴竹似,因病不幸去世。那时,邓季惺带着3个孩子,最大的不到5岁,最小的儿子吴敬琏才1岁多。幼子吴敬琏因为体弱,被过继给一位工人做干儿子,取名“长明”,寓“长命”之意。丈夫的去世,对邓季惺是一个极大的打击。按照旧习,出殡的时候,几个孩子应该披麻戴孝在出殡的路上一步一磕头。可邓季惺却说:“死者已矣,活着的人还要继续活下去。长明年幼体弱,这样做肯定是要把他弄出病来的。”
在那一段凄风苦雨的日子里,与吴竹似一同办报的《新民报》社社长陈铭德给了老朋友的妻子友善的关怀,慢慢地,两人相爱了。一年多以后,陈铭德与邓季惺结为连理。他们两人的婚姻,在新闻界传为佳话,同人们戏称“刘备得到了一个女诸葛”。
1933年1月,邓季惺与陈铭德在北平南河沿欧美同学会礼堂举行了一场人们前所未见的结婚典礼。婚礼上,来宾们除了目睹一对见证他们婚姻的,刻着“海枯石烂永不相忘”字样的石头印章外,还得到了一份由他们共同署名的“结婚协议”。协议由邓季惺提出,彰显出她独立的个性和创造力。婚后,邓季惺不许别人叫她“陈太太”。熟人们都知道她的脾气,一律称她为“邓先生”。
合力办好《新民报》
邓季惺1930年进入北平朝阳大学法律系插班读法律。1933年夏毕业后,她曾在南京国民政府担任司法部民、刑两司科员,后辞职在南京及镇江两地同时挂牌当律师,并负责《新民报》的法律解答工作。此外,她还担任《新民报》的《新妇女》副刊主要撰稿人,并主持“社会服务版”的“法律问答”专栏。
这时的邓季惺,常同冯玉祥夫人李德全,以及曹孟君、谭惕吾等妇女活动家一起,从事妇女解放运动。她与李德全、曹孟君、谭惕吾等人成立了“南京妇女文化促进会”,与李德全等促成召开南京妇女代表会议,成立“南京妇女救国会”。 同时,她们在《新民报》上创办《新妇女》副刊,向读者宣传男女平等、消灭社会黑暗的道理。邓季惺深知,要解放妇女,必须解除社会压在妇女身上的沉重负担。她们创办了“南京第一托儿所”,邓季惺自己担任所长,负责具体事务。
陈铭德很早就力邀邓季惺加入《新民报》社,这于情于理,都毫无争议。可是个性独立的邓季惺担心她到《新民报》社工作,会被人看成是丈夫的附庸而没有应允。直到1937年6月,邓季惺靠自己的努力成为被社会认可的妇女运动活动家后,她才正式加入《新民报》社,掌管经营和财务。
“出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说自己的话。”《新民报》因其独特的办报风格,吸引了大批崇尚自由主义的知识分子。《新民报》之前是典型的文人办报风格,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一切因陋就简,财务管理不严谨。邓季惺一上任,就为报社的财会、发行、广告、印刷等业务建立起严格的财务制度和管理体系。当时有这样一种夸张的说法:邓季惺精明到报馆里用了几根大头针,她都心中有数。
1937年7月1日,在陈铭德、邓季惺夫妇的努力下,《新民报》社集资5万元,成立了“新民报股份公司”,陈铭德由社长改称为董事兼总经理,邓季惺则出任公司经理。入股的董事有国民党各派系的人士,也有四川一些民族资产企业的代表人物。这是中国报业史上第一个近于现代化的报业集团。后来吴敬琏以提倡市场经济闻名,有人开玩笑说,他的母亲“邓季惺是他第一个老师”。
1938年1月15日在重庆复刊的《新民报》
《新民报》内迁重庆
《新民报》社刚刚成立股份公司不久,战争把一切秩序打乱了。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打响,两天后,邓季惺把3个孩子送回四川老家。随即她返回南京,投入到紧张的抗战宣传中。
1937年11月底,《新民报》社迁往重庆。1938年1月15日,邓季惺协助陈铭德主持《新民报》重庆版创刊。当时,大批文化人云集山城,陈铭德、邓季惺夫妇广交名流、学者,郭沫若、朱自清、田汉、洪深、夏衍、巴金、老舍、徐悲鸿等经常为《新民报》撰稿,使报纸发行量大增。
对于如何处理好争取上流社会支持与充分表达民意之间的平衡,陈铭德和邓季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要给股东的事业以及当时的社会关系以鼓吹,但同时,也要懂得报纸要在社会上站住脚,不替人民群众说话是不行的!”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1936年写于长征途中,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书赠柳亚子的。1945年11月14日,《新民报》晚刊首次公开发表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让重庆人民第一时间欣赏到了毛泽东这首佳作。
陈铭德、邓季惺夫妇通过郭沫若的介绍,与在重庆的中共领导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周恩来一直很关心《新民报》和陈铭德、邓季惺夫妇,鼓励他们:“为抗战宣传,要与《新华日报》互相协作。”
1938年7月7日,全民族抗战一周年纪念日,周恩来为《新民报》题词:“全民团结,持久斗争。抗战必胜,建国必成。”
(本文图片提供/赵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