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擎民族精神火炬 吹响时代前进号角—— 重庆历史名人(文艺界)茅盾
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矢志不渝投身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用丰富的文艺形式,激励受剥削受压迫的劳苦大众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激励站起来的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激励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亿万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激励新时代的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为增强人民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
重庆历史名人馆陈列的历史名人中,有许多文艺界的杰出代表,如郭沫若、徐悲鸿、李伯钊、金山、钟惦棐、施光南……他们把自己的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始终坚守人民立场,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用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为我们留下许多难忘的经典,使民族精神火炬熊熊燃烧,时代前进号角经久不息。
本期,介绍著名作家茅盾。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桐乡市人。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社会活动家,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有《蚀》《子夜》《林家铺子》《白杨礼赞》《虹》等。
打造“现实主义文学”重要阵地
茅盾出身于思想进步的知识分子家庭,从小接受新式教育。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他逐渐成长为具有革命意识的爱国青年。1916年,茅盾从北京大学预科毕业,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从事编译工作。
五四运动后,受《新青年》等进步刊物影响,茅盾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1920年秘密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茅盾转为中共党员。同年,茅盾与郑振铎、王统照、叶圣陶、周作人等共同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反对附庸风雅、吟风弄月的虚构主义文学,倡导“为人生”的艺术,鼓吹“血与泪”的文学。
商务印书馆主办印行的《小说月报》创刊于1910年,五四运动前为鸳鸯蝴蝶派刊物。从1921年该刊第12卷第1号起,由茅盾主编。茅盾接编《小说月报》后,立即对其进行彻底改革。他邀请文学研究会同人供稿,选载鲁迅、郑振铎、叶圣陶等的理论文章,并译述大量外国文艺论著。
经过茅盾的全面革新,《小说月报》以崭新面貌呈现在广大读者眼前,发展为当时中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新文学刊物,成为倡导“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阵地,造就和培养了一批新作家,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
创作黄金期佳作迭出
1927年,大革命失败,茅盾遭到国民党反动派通缉,流亡到上海、日本隐居。隐居期间,茅盾专注于文学创作,先后完成《幻灭》《动摇》《追求》,即《蚀》三部曲。《蚀》表现了大革命前后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动态,生动反映了大革命时期的社会现实,甫一出版就在文坛引起极大轰动。
1930年,茅盾从日本回到上海,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两度担任“左联”执行书记,与鲁迅一起领导左翼文艺运动,自觉地遵照中国共产党的指示,在文学战线上开展工作。
1931年,茅盾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子夜》。1933年,《子夜》正式出版。
《子夜》堪称五四运动以来新文学发展史上一座伟大的里程碑。在小说中,茅盾围绕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与买办赵伯韬等之间的尖锐矛盾,全方位、多角度地描绘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广阔画面,再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风起云涌,反映了革命深入发展、星火燎原的中国社会形势。
1927年至1937年是茅盾的创作黄金期,他不仅创作了《子夜》这样划时代的巨著,还创作了《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等经典作品。这些贴近现实生活、揭示社会矛盾的作品,奠定了茅盾现代文学巨匠的地位。
站在“人民的立场” 做“永远前进的主将”
抗战爆发后,茅盾积极投身抗日救国运动。1938年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茅盾被选为理事。4月,他主编的《文艺阵地》在广州创刊。在茅盾主持下,《文艺阵地》成为中共抗战大旗下的一个重要文艺阵地。后因战事频发,茅盾南北奔波,无力经营,《文艺阵地》暂时休刊。
1940年,茅盾奉周恩来电令,于11月偕夫人来到重庆,任文化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支持下,1941年1月,《文艺阵地》在重庆复刊。茅盾在复刊号上发表自己的散文《风景谈》,歌颂抗日根据地生活,表现根据地军民的精神面貌,表达对党和人民的无比热爱。由于国民党文化机关的百般阻挠,《文艺阵地》被迫于1942年再度停刊。尽管《文艺阵地》屡经坎坷,但其为动员民众、鼓动抗战、繁荣抗战文艺发挥的重要作用,使之享誉抗战文坛。
皖南事变后,国民党统治区反共逆流汹涌,在南方局安排下,茅盾和大批进步文化人士离开重庆暂避香港。
1942年,茅盾再度来到重庆。
茅盾两次来渝,从事革命文艺活动,并创作了大量文艺作品,完成了《走上岗位》《虚惊》《委屈》等小说以及多篇散文。其中散文《白杨礼赞》借白杨树坚韧挺拔的形象,歌颂坚强不屈、力争上游、艰苦抗战的优秀中华儿女。发表后广为传诵,鼓舞了人民的抗战信念。
1945年,茅盾完成了他创作生涯中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话剧剧本《清明前后》。剧本讲述抗战时期民族工商业主遭受官僚资产阶级压迫的故事,揭示了“政治不民主,工业就没有出路”的时代主题。《清明前后》于同年9月在重庆上演,获得热烈反响。
1945年6月,正值茅盾五十寿辰,在中共策划下,重庆文艺界为他举行了盛大的祝寿活动。冯玉祥、郭沫若、老舍等送来贺词;叶圣陶、柳亚子、马寅初、黄炎培、吴祖光等社会各界名流亲自到场祝贺;重庆各大报纸发表纪念文章,一致赞扬茅盾无论是革命工作,还是创作活动,都是一贯站在“人民的立场”,以严肃的态度,关注和书写人民的疾苦,抨击国民党的黑暗统治;王若飞作为中共代表在《新华日报》发表《中国文化界的光荣,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荣——祝茅盾五十寿日》一文,称赞茅盾是“中国文化界的一位巨人”;《新华日报》专发社论,称茅盾是“永远前进的主将”和“光辉的旗帜”,高度评价茅盾对中国革命文艺发展的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茅盾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部长、全国文联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领导国家文化事业和文学艺术组织工作,创办《文艺报》《人民文学》等重要文学报刊。
1981年,茅盾病重期间,将自己的积蓄捐出,设立文学奖金(后定名为“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如今,“茅盾文学奖”已成为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文学创作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1981年3月,茅盾病逝于北京。
茅盾一生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散文、文艺理论等多种类型,现收录于《茅盾全集》。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纪实性,反映多个历史时期广阔、复杂的社会面貌,描绘出规模宏大的历史画卷,可以说是中国现代革命史和现代思想史的最佳文学记录。
(文/李湘竹)
- 上一条卢作孚发起重庆首次自然科学展览会
- 下一条“党的诤友”——胡子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