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擎民族精神火炬 吹响时代前进号角——重庆历史名人(文艺界)徐悲鸿

2022-02-11 重庆历史名人馆微官网 阅读 847

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矢志不渝投身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用丰富的文艺形式,激励受剥削受压迫的劳苦大众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激励站起来的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激励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亿万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激励新时代的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为增强人民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

重庆历史名人馆陈列的历史名人中,有许多文艺界的杰出代表,如郭沫若、徐悲鸿、李伯钊、金山、钟惦棐、施光南……他们把自己的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始终坚守人民立场,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用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为我们留下许多难忘的经典,使民族精神火炬熊熊燃烧,时代前进号角经久不息。

本期,介绍著名画家徐悲鸿。


1644804035223832.png 


徐悲鸿(1895—1953),原名寿康,江苏省宜兴市人。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即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以笔为戈  投入救亡战斗

抗战爆发后,徐悲鸿随中央大学西迁来到重庆,寓居江北盘溪。面对国难当头、民不聊生的现实,徐悲鸿以笔为戈,淋漓尽致地发挥“笔杆抗战先锋”“反侵略尖兵”的作用。他曾说:“战士为国不怕牺牲,我徐悲鸿只能用自己的画笔去战斗了。”

面对日寇的侵略,徐悲鸿拿起画笔,创作了大量宣传和讴歌抗战军民的美术作品。1938年创作的《巴人汲水图》,是他思想境界、艺术主张集大成之作。作品塑造了“舀水”“让路”“登高”三组人物,反映外敌入侵、国运危殆之时,百姓虽生存艰难,但坚韧不屈、抗争到底、终迎胜利的决心和信心。1940年的《愚公移山》,歌颂中国人民勤劳勇敢、百折不挠的精神,鼓舞抗战最艰苦阶段的中国人民。1942年的《哀鸣思战斗》,通过马的昂扬不屈,激励国民不畏失败,继续战斗;同年创作的《六骏图》中的马,气势威猛、体魄健硕,象征中国的抗战精神。1943年创作的《会师东京》,题款“略抒积愤,虽未免言之过早,且喜其终须实现也”,表达抗争必胜,胜利的曙光即将到来的信心……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表现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坚贞不屈,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时代特征给人以震撼。


海内外办画展  募捐赈国

徐悲鸿不仅以作品鼓舞人民,还在海内外举办义卖募捐画展,多次将售画筹募的巨款捐献给祖国,支援抗战。

1938年到1942年期间,徐悲鸿离开重庆,携自己的作品和藏品前往香港、新加坡、印度、马来西亚等地区和国家举办画展,向香港同胞和海外华侨宣传抗日,宣讲中国沦陷的真实情况,并将卖画所得的近10万美元全部捐献给祖国。1939年3月,他在新加坡举行筹赈画展时,郁达夫曾著文报道:徐悲鸿“举办赈灾救亡义卖画展共得叻币一万五千三百九十八元九角五分,由星华筹赈会汇交广西,作为第五路军抗日阵亡将士遗孤抚养之用……”

1942年,徐悲鸿从云南入境回国,在昆明作短暂休憩。他一心想为抗战尽力,遂在昆明举办劳军画展,将卖画的全部收入捐献出来,用以慰劳前方抗日将士。徐悲鸿把大笔钱财捐赠给祖国,自己却过得十分俭朴,真正做到了“尽其所能,贡献国家,尽国民一分子之义务”。


开拓中国美术变革之路

20世纪初,中国国画界的风气是守旧的,画一笔都要有来历,都要模仿古人,思想和笔墨都僵化了。而徐悲鸿认为“艺术应该追随时代,向前发展,而故步自封、复古守旧都是大敌”。因此,他一直致力于中国画的变革。

1920年6月,徐悲鸿发表了《中国画改良论》一文,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1948年4月,他在《益世报》发表《复兴中国艺术运动》,进一步表达自己变革中国美术、复兴民族艺术的意愿。在这期间,他还发表了《对中国近代艺术的意见》《中国新艺术之展望》《当前中国之艺术问题》等文章,详细阐述自己对当时中国艺术的看法。

徐悲鸿不仅发表文章呼吁艺术革新,还在教学实践中推行他的革新主张。1946年,徐悲鸿任北平国立艺专校长,随即推行教学改革,要求学习“国画、西画、雕塑、图案(的学生)在第一二年共同修习素描”,就是要将西方精湛的写实技巧融入中国美术。次年10月,徐悲鸿发表《新国画建立之步骤》,指出“新中国画至少人物必具神情,山水须辨地域,而宗派门户,则在其次也。所谓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者,理宜如是也”,“故建立新中国画,既非改良,亦非中西合璧,仅直接师法造化而已”。

徐悲鸿毕生主张现实主义,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以素描为一切造型艺术基础的“写实主义绘画教学体系”,被誉为“中国画的革新者”“写实主义美术的倡导者”。


用作品表达爱国爱民情怀

徐悲鸿是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爱国画家,主张“把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生活画出来留给后人”。

20世纪30年代初,徐悲鸿创作了油画《田横五百壮士》《徯我后》、中国画《九方皋》等巨幅作品。这些代表作都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典故,借古喻今,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达了对民族危亡的忧愤和对光明的向往。

1937年除夕,万家团圆之时,徐悲鸿在嘉陵江畔遇见了一个衣衫褴褛的拾荒老妇人。当时的场景强烈地震动了他。他疾步返回宿舍,在寒夜里、孤灯下,用凝冻的画笔,默画了这个贫妇的真实形象,完成了著名的画作《巴之贫妇》。

新中国成立后,徐悲鸿把创作的目光投向了各行各业的劳动者。1950年9月,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他亲自去为那些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画像;1951年,他抱病赴山东“导沭整沂”水利工程现场,为民工画像,画工地速写……

徐悲鸿的画驰誉中外,尤其是他笔下的奔马、立马、走马、饮马和群马,都不戴缰辔,奔放不羁,矫健刚毅,充满生命力,刻上了时代的烙印,已成为近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

徐悲鸿一生为世人留下了进步的艺术思想、完整的教育体系和大量杰出的作品,对20世纪的中国画坛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别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