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庶华在渝三年贡献不凡

2022-01-21 重庆历史名人馆微官网 阅读 865

文/陆韵羽

 

胡庶华(1886—1968),湖南攸县人。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科学家。清末秀才,北京译学馆毕业,1912年公费留学德国,获铁冶金博士学位。1922年回国从事教育工作,曾任同济大学、湖南大学校长,192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师学会会长。1935年8月至1938年7月,任重庆大学第二任校长。

 

受邀担任重庆大学校长

1934年7月,胡庶华受国民政府委派,率中国工程师学会工业考察团考察四川的地理、经济、交通以及文化教育。在对四川和重庆的工业资源和生产建设作了考察后,胡庶华于同年10月完成《四川工业资源考察报告》,认为四川乃“西南堂奥”,“将来重工业所在,以四川为最适宜之地点,且以天时地利两擅优胜之故,可为将来复兴整个中华民族之根据地”。他也因此深受当时四川省省长、国民革命军二十一军军长刘湘的敬佩。应刘湘之邀,胡庶华考察了位于沙坪坝的重庆大学,并参加了重庆大学的校务会议,对这所初具规模、办学条件不甚完善的大学提出四点改进意见,令刘湘和学校教授们耳目一新,兼任重庆大学校长的刘湘决定聘请胡庶华担任重庆大学校长。

1935年8月1日,胡庶华接任重庆大学校长。在重庆大学的三年,他致力于扩大办学规模,优化院系设置,合理调整学校管理机构和院系,修订各种规章制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组织建设;从地方盐税中争取到一部分经费用来办学,兴建了文学院,广泛延聘一批著名学者、教授,充实师资力量,并增加招生名额;将重庆大学体育场向社会开放,主办了重庆大中专学校运动会,这次运动会后被称为“重庆市第一届运动会”。这些举措受到川内外学界和社会舆论的广泛赞誉。

胡庶华主政重庆大学时,正值国家多事之秋。对胡庶华来说,办大学是为了传承文化、复兴民族,办好大学则应注重文化建设,培育学校精神,使学校精神内化为师生员工的共享价值观,并发挥对社会的辐射作用,引领社会风尚。在他领导下,重庆大学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跻身于民国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第一方阵,形成了独具特质的大学文化与精神。这种文化与精神,在1936年胡庶华亲自撰写的《重庆大学校歌》歌词中得到了体现:

 

江汉思禹功,教化溯文翁。学府宏开,济济隆隆。考四海而为俊,障百川而之东。研究科学,振兴医工。启兹天府,积健为雄。复兴民族兮,誓作先锋。

 

其中,“教化溯文翁”“研究科学,振兴医工”,与同为他创作的湖南大学校歌“承朱张之绪,取欧美之长”的主张一脉相承,而“复兴民族兮,誓作先锋”是他以教育事业促进民族复兴的一贯追求。

 

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全面入侵中国。在外敌入侵、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全中国人民毅然奋起,同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展开殊死斗争。

地处大后方的重庆大学师生同仇敌忾,怀着满腔热血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师生们深入社会各阶层发表演说,激发同胞们与日本侵略者奋战到底的决心。大家还主动捐款和募集衣物,为前方抗日将士奉献爱心、提供帮助。

胡庶华积极支持抗日救亡运动,亲自参与相关工作。1937年10月,校长胡庶华发起成立了重庆大学抗敌后援会,编辑出版《五月》专刊,宣传抗日思想。他本人还同时兼任重庆市抗敌后援会指导员、重庆市防空设备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务。

 

倡导建立沙磁文化区

胡庶华在担任重庆大学校长的三年时间里,除致力于重庆大学本身的建设发展外,还以自己多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理解,结合当时国际国内实际情形,仔细思考重庆文化教育发展与整个中华民族复兴的内在联系。他对重庆的经济、地理作了一年的考察后,于1936年12月在《重大校刊》第四期上公开发表《理想中的重庆市文化区》一文,率先提出在沙坪坝设立“重庆市文化区”的设想。可以说,胡庶华是沙磁文化区的首倡者和主要创建者之一。

在这篇五千余言的文章里,胡庶华论述了重庆文化现状和建立新型文化区之必要。他认为,“四川于国防上应准备之工作,应以培养人才,提高文化为最切要。而为发展四川(也可说是西南)枢纽之重庆文化,尤为其中最主要之一环”。在重庆市建立一新型文化区,“其意又不仅在四川文化本身之发展,而尤关系于中华民族复兴的前途”。胡庶华还预言:“吾人理想中的重庆市文化区若果实现,则其前途的希望实未可限量”,倘若将此运动“由一市推及于邻县,推及于全省,推及全国,将见复兴中华民族的基础于焉树立,解放中华民族的革命运动于兹发轫。将来的重庆,与辛亥首义的武昌及革命策源地的广州鼎立而三,蜚声于世界,炳耀于简编,不亦休哉!”

在重庆建立文化区的意义重大,那么重庆市的文化区应该建立在什么地方呢?

1935年四川抗日根据地的确定,为东部沿海地区一些重要设施布局重庆奠定了基础,而沙坪坝所具备的交通、地势、区位以及已有的文化教育设施等优势,吸引着国人的注意。综合考虑方方面面的条件之后,胡庶华详细罗列了10条理由,认为重庆市以西、通远门外30里的沙坪坝,“实为建设新文化区的理想所在”。

胡庶华《理想中的重庆市文化区》在《重大校刊》发表后,经《四川教育》、《国民公报》等刊物相继转载,在社会各界引起了极大反响,并得到重庆文化教育界的积极响应。1937年初,四川省立重庆女子职业学校将校址从重庆城内迁至沙坪坝。5月,中央短波广播电台(后正式名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小龙坎征地两百多亩作为播音台建设基地,供电的发电厂建在土塆,沙磁地区由此拥有了全国最高级别的新闻媒体机构。全面抗战爆发后,更有一大批文化教育单位相继迁入沙坪坝,尤其是国立中央大学于1937年10月迁至中渡口松林坡,给沙坪坝乃至整个重庆注入了“最高学府”浓厚的文化空气。受其带动,加之沙磁地区已有的文化教育基础和水陆交通优势,一批学校和文化科研机构迁入该地区或附近区域,形成了一个事实上的教育文化集聚区。胡庶华建设“重庆市文化区”的设想正在变为现实。

在胡庶华的积极倡议下,1938年2月6日,中央大学、重庆大学、国立药学专科学校、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南开中学、中央短波广播电台,以及重庆炼钢厂(今重庆特钢厂)、川康商业平民银行、金城银行、行营军械库等12个单位的代表在重庆大学理学院集会,正式成立“沙坪坝文化区自治委员会”,推举文化区首倡者胡庶华为主任干事,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省立教育学院院长高显鉴为副主任干事,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等为干事,通过了组织大纲和工作纲要,确定“以维护公共秩序、改善居民生活、促进文化事业为宗旨”。3月30日,沙坪坝文化区自治委员会公函告知文化区各界,并正式对外办公。这是中华民族近代文化教育史上的一个创举。在胡庶华的领导下,文化区自治委员会的社会股、工务股、公安股等内设机构很快组建,交通电讯、社会治安、卫生调查等工作也逐步推开,为沙磁文化区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基础。

 

贡献卓越影响深远

抗战时期,“重庆沙坪坝文化区自治委员会”这个以履行政府基本职能为主旨的民间组织,“佑启乡邦,振导社会”,对区域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功不可没。沙磁文化区不单是中国西部的文化中心,实际已成为整个战时中国的教育中心和文化中心。这里集中了高校20多所、中学40所、小学81所,学校和学生的数量、质量均居全国之冠。抗战时期奔赴重庆的大批文化名人,如柳亚子、郭沫若、老舍、冰心、巴金、顾毓琇、贺绿汀、徐悲鸿、张大千、林风眠、傅抱石等,多集中在文化区內,并在此创作和撰写了数量众多的文学艺术及学术研究巅峰之作。

1938年7月20日,受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陈立夫命,胡庶华任西北联合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并与李蒸、徐诵明同任常务委员,还兼任西北工学院筹备委员会主任。胡庶华就此辞去重庆大学校长职务,离渝赴陕履新。

1938年7月,胡庶华离开沙坪坝之后,以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和张伯苓(1936年初,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来沙坪坝考察后,决定在沙坪坝开办南开中学)为首的文化区自治会,坚持把沙磁文化区继续办下去。

胡庶华在重庆的时间不长,但其作为,为他赢得了极高的声望,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比如,1938年重庆大学准备聘请马寅初授课并任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及系主任时,马寅初听说胡庶华不再担任重庆大学校长,立即致信回复重庆大学校长办公室:“倘胡校长回校复职,自当践约,于下学年在贵校担任讲授数小时,至商学院长及系主任。因才不胜任,请另选贤能为荷。”其时胡庶华的声望之隆,可见一斑。

由于胡庶华对重庆的卓越贡献,2000年,中共重庆市沙坪坝区委、沙坪坝区人民政府在沙坪坝历史文化名人广场为胡庶华塑像;2006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将胡庶华列为200位最具代表性的重庆历史名人之一;2007年,重庆历史名人馆开馆,胡庶华被作为馆陈客籍历史名人,供今天的人们纪念和缅怀。